春季的海南,隨處可見春芽吐露,繁花爛漫。記者3月12日從省林業廳獲悉,海南省自2011年開展“綠化寶島大行動”以來,累計完成造林綠化近200萬畝,為推進海南生態文明示范區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打牢了生態基礎。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堅守生態底線,開展過*又*的造林綠化行動,造林綠化成績雖然令人鼓舞,但森林資源質量、生態功能與布局都與海南打造國際旅游島和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有差距。從2011年起,海南省啟動“綠化寶島大行動”,一方面要做到造綠、造景、造彩、造美,提高綠化面積和質量,打造全國人民的“四季花園”;另一方面,要調整林業產業結構,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綠化寶島大行動”實施至今,海南省以城鄉綠化、通道綠化、河流綠化、窗口綠化為基礎,逐步形成點、面、線、帶有機結合的綠化格局。在旅游公路上,隨處可見重陽樹、非洲楝等鄉土樹種,搖曳著海南特有的熱帶風情。走在萬泉河邊、美舍河旁,或是各個城市小區,我們總能發現椰樹、三角梅,九里香等熱帶植物,搭配出一個立體生態系統。絢麗多彩的綠化景觀,既提高了植被的水土保持功能,又成為展現海南生態形象的窗口。
截至2017年底,全省森林覆蓋率從61.5%提高到62.1%,全省各市縣城區綠地率達到35%以上,道路綠化達標率達到95%以上。在綠化基礎上,海南省還推動城鎮公園、水上公園、觀光果園等生態觀光景點建設,對全省五大河流流域植被進行生態修復,積極營造和諧的人居環境,構建花園城市、生態村莊。
在推動“綠化寶島大行動”深入開展中,海南省以富民為宗旨,逐步淘汰低效林木推廣生態經濟兼用林種植,沉香、黃花梨等鄉土珍貴樹種,種植的椰子、油茶、油棕等油本木料的種植創下歷史新高,東方萬畝花梨示范基地、澄邁縣福山鎮2000畝咖啡基地、樂東黃流鎮2000畝花梨、沉香等珍貴樹種基地等實現規模化發展。
依托森林資源,各市縣也在加快林下經濟產業發展,屯昌大力發展南藥、黎藥等種植業,??诜龀秩敲贩N植基地發展助力扶貧,澄邁探索沉香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全省林下經濟產業逐步壯大,林業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銀行”。經過五年的發展,全省林下經濟從業人數達60.26萬人,面積238.5萬畝,產值137.49億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