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水產業大有可為。在3月7日召開的全省水產工作會上,湖北省水產局局長李水彬表示,要以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為方向,堅持綠色興漁,深入推進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努力推進漁業強省工程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全省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李水彬說,今年7月底前,湖北省將完成各級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科學劃定養殖區、限養區、禁養區,合理確定養殖容量和品種,鼓勵發展大水面生態增殖、循環水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養殖技術模式,大力發展設施漁業。
打出湖北品牌,堅持質量*。全省將加快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標準的制修訂,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建立重金屬和抗生素污染監管體系;支持潛江龍蝦、監利黃鱔、荊州魚糕等地方特色水產品牌,積極開展水產品“三品一標”認證,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過得硬、有影響力的水產品牌。
向水面要效益,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名特優,持續推進“一魚一產業”戰略,繼續做強小龍蝦、河蟹、鱔鰍產業,打造鱖鱸、龜鱉等“百億元”特色產業,推進小龍蝦“千億元”產業。各地要因地制宜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力爭2018年新增50萬畝。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深度挖掘“漁文化”內涵,著力發展旅游、觀賞漁業、漁家樂等休閑漁業產品。今年爭取創建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休閑漁業主題公園、*美漁村、*美漁港、湖北省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0家以上。
堅持生態發展,以保護區禁捕為切入點,強化漁業生態文明建設。李水彬介紹,湖北省共有83個保護區納入國家全面禁捕范疇,占全國總量的25%,各地要有序推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湖泊、水庫圍欄圍網網箱養殖全部退出后,各地要發展增殖漁業,人放天養,打“有機牌”。堅持實施“拯救中華鱘”“拯救長江江豚”等行動計劃,規范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行為,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捉、殺害和利用水生野生動物的行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