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鄉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是全社會期待的愿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制定規劃,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依靠改革創新壯大鄉村發展新動能。代表委員也紛紛聚焦“鄉村振興”,為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出謀劃策。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進度條”不斷加速。無論農民收入水平還是農村整體發展水平,都有明顯提高。但是,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城鄉發展的落差讓才、財、物等優質資源要素單向流入了城市,造成農村嚴重“貧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讓城鄉資源和要素自由流動,這也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部署,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體到實際工作中,要在繼續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更多地通過改革,依靠“放活”的辦法推動城鄉要素流動。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要消除對農民財產權利的過多限制,在城鄉良性互動中喚醒農村“沉睡”的資源資產;要健全適合農業農村特點的農村金融體系,創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當然,城鄉要素融合是要通過人來實現的。在人的方面,我國仍處于人口由鄉村向城鎮聚集的階段,要處理好農村人口走出去、留下來和引回來的關系,同時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在此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撬動各種資源要素投入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規?;芾?,引導工商資本到鄉村參與當地發展,激勵農民創新創業,用發展壯大的產業、優美宜人的環境、充滿潛力的機會吸引人、留住人。
重塑城鄉關系,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絕不僅僅是在地理空間上把城與鄉圈在一起,而是有著極其深刻的內涵。當更多的鄉土人才、天下英才參與農業現代化發展,當與城鄉融合發展相適應的政策體系逐步構建,鄉村發展就會釋放出新動能,鄉村振興就會有新突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