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哈爾濱賓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色農業逐步形成。
今年,賓縣將主動順應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興農,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強化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將繼續堅持農業一產接二連三,促進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終實現鄉村的振興。
旅游+電商農產品銷售火爆
近日,記者來到賓縣英杰風景區,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經理靖喜濱向記者介紹說,沒想到春節期間的銷售情況非常好,每天的營業額都在4000元左右,呈供不應求的態勢。去年9月,靖喜濱去廣州考察市場,發現那邊的農副產品經銷店陳列了很多哈爾濱及賓縣的農特產品,而且銷售情況不錯。回來后,他決心開一家類似的店。去年11月,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在英杰風景區正式運營,在景區開店就是想借助旅游區的名片效應,積聚人氣,依靠人流物流將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據靖喜濱介紹,去年景區接待游客145萬人次。他們抓住游客心態做文章,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帶上一批原生態的農村食品回家。這種“旅游+線上線下銷售”的模式,不僅大大降低了營銷成本,還帶來二次消費。春節前后,他們陸續向廣州、深圳、北京、大連等地發貨100多單。外地游客對賓縣的山木耳、蘑菇、松子、核桃油、蜂蜜、粘玉米等特產贊不絕口。
體驗店內擺放著黑木耳、笨豆油、白酒、藏香豬肉、紅腸等幾十種賓縣特產。消費者選購后可以現場加工制作,現場品嘗,由入駐店內的圓通快遞進行郵寄。另外,宇鑫農副產品經銷店利用農村電商平臺,將分散在縣內各處的農業合作社整合,進行集約化、規模化的訂單式農業生產,并通過網絡平臺拓展市場,初步形成產、供、銷緊密銜接的產業鏈。目前,賓縣縣內17家農業專業合作社已與該店合作。
構建特色農業提高產業化水平
去年,賓縣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特色農業逐步形成。以全域旅游為牽動,大力推進休閑農業示范帶建設,建成英杰溫泉、夢幻雪國、長壽山等生態旅游度假區,推出滑雪、騎馬、射箭等娛樂項目50余個,發展觀光、采摘、垂釣園區60余個、農家樂100余家,促進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務工、流轉土地等形式參與到三產融合發展的農民達到3萬余人。
農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形成了以果蔬、烤煙、大豆、畜牧和林下產業為特色的發展格局。去年新增大豆、水稻和各類經濟作物15.1萬畝,全縣蔬菜面積發展到6.7萬畝,建成全省重要北菜南銷基地;生產食用菌3000萬袋,北藥和紅松果林達到5.6萬畝,林下經濟實現產值2.6億元。完成鑫華泰肉牛、哈東豬業等“兩牛一豬”項目6個,畜禽規模化養殖場發展到432家,質量效益不斷提升。
產業化水平有效提高。全縣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0家,形成了水稻、玉米、大豆、雜糧、蔬菜、林木、畜牧7個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特別是賓西牛業從肉牛養殖、飼料生產、屠宰分割到食品精深加工、冷鏈物流倉儲、終端營銷等產業鏈條相對完善,成為麥當勞、百勝和漢堡王等國際知名企業肉類原料供應商。高泰公司形成了“三莓”、有機蔬菜等果蔬生產加工產業鏈,產品遠銷歐盟、俄日韓等國家和地區,2017年產值突破2億元、上繳稅金1000萬元。
堅持綠色興農提高質量效益
著力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和區域比較優勢,向市場緊缺產品調,向優質特色產品調。蔬菜產業以龍頭企業為牽動抓好基地建設,全力構建西北蔬菜產業結構調整示范帶,全縣蔬菜發展到9萬畝。其中,永和鄉將改建二級老舊蔬菜大棚及擴建永和菜業萬畝蔬菜產業園區;三莓產業今年鞏固升級原有基地,全縣發展到1.7萬畝。同時,采取農民帶地入社、利益分紅等方式,在勝利、常安、寧遠分別建設1處1000畝產業基地。畜牧產業重點抓好賓西牛業基地二期工程續建、大北農公司50萬頭生豬養殖基地、鵬聯外引祖代和父母代肉種雞項目建設。全縣肉牛和生豬出欄分別達到26萬頭和70萬頭。同時,要以國有林場改革為契機,大力發展小投入、高效益的森林豬、森林雞等特色養殖,讓更多農戶融合到養殖產業發展中來。林下經濟產業全縣計劃發展食用菌9000萬袋,北藥發展到3萬畝,紅松果和龍豐果發展到4萬畝。
強化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通過主流媒體宣傳、“三品一標”認證等方式,突出抓好永和菜業、小農夫蔬菜、高泰食品等品牌培育。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做大做強哈東民生電子商務產業園區,支持小農夫、金玉玉米等合作社建設電子商務服務中心,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三品一標”認證,不斷開拓市場,促進農產品既種得好、又銷得好。著力培育壯大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種養大戶,建成示范性合作社15個。
壯大特色產業三產融合發展
今年,賓縣將堅持農業一產接二連三,促進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
推進農業與農副產品加工產業融合。重點發揮賓西開發區產業集聚功能,深度開發“原字號”,延長產業鏈條,增加農副產品附加值。一方面要依托蔬菜、玉米、大豆等產業基地,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消化本地農產品,擴建特色基地規模;另一方面要積極鼓勵本地企業新上配套項目,開發區要突出抓好大成玉米60萬噸淀粉復產、禹王蛋白低溫豆粕18萬噸深加工、高泰食品2.5萬噸出口加工果蔬配套等項目,力爭入區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達到45個,實現產值45億元。
推進農業與旅游產業融合。圍繞“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圍繞英杰、大頂山、永和、香爐山、長壽山5條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帶動沿線發展農家樂、農事體驗、共享農莊等項目,吸引周邊農戶參與務工、流轉土地,實現增收。同時,大力開展“旅游+電商”營銷模式,借助中間力量,激活旅游市場,擴大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綜合收入。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