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四川一位農場主的“紅薯大計”(圖)
四川一位農場主的“紅薯大計”(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16 9:57:00  來源:四川日報  閱讀數:381

紅薯

  3月11日上午,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周禮鎮救星村家庭農場主、36歲的黃曉艷奔走在田間地頭,為村民發放今年的紅薯苗。“這幾天,向4000多名村民發放紅薯苗。”黃曉艷告訴我們,紅薯苗免費提供給村民,下半年再以市場價向村民收購紅薯。

  帶動村民種紅薯脫貧致富,建資陽市*紅薯加工廠——5年多來,黃曉艷著力經營紅薯產業,成為大家口中的“紅薯妹妹”。

  成立家庭農場,實施“紅薯大計”。

  “年內將收獲2500噸紅薯。”在安岳縣周禮鎮救星村的家庭農場里,20多位農民正在地里拔草、翻土、下種,部分土地栽上了紅薯苗。

  “我有一個紅薯大計。”黃曉艷說。出生于周禮鎮救星村的她,17歲時跟隨父親到廣元做紅薯加工,主要從事紅薯收購和粉條加工工作。紅薯不僅味道好,還含有豐富的營養,越來越受到人們歡迎,黃曉艷從中看到了商機。2013年她回家鄉創業,成立了資陽市*家庭農場。成立之初,黃曉艷租下200畝土地試種有機紅薯。當時,村里以種植玉米和淀粉型紅薯為主,很多村民都沒見過有機紅薯。“多數村民持懷疑態度,2014年只有50戶參加。”

  有機紅薯個頭比普通紅薯小,種植過程中不施化肥、農藥,對技術要求高。試種幾年后,黃曉艷種的有機紅薯比傳統紅薯價格高上好幾倍,村民紛紛加入。如今,救星村的家家戶戶種上了黃曉艷提供的紅薯苗,村子也在2016年脫了貧。

  不僅是救星村,目前黃曉艷帶動了周禮鎮附近4000余戶村民種植紅薯3萬畝,農民人均年增收超500元。

  周禮鎮斑竹村村民黃厚軍就是紅薯種植戶之一。因母親患病,黃厚軍一家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上半年,黃曉艷了解黃厚軍的情況后,帶動他種植有機紅薯。這幾天,他喜滋滋地告訴黃曉艷,去年靠種紅薯和在家庭農場打工,掙了2萬多元。

  “接二連三”,拉長紅薯產業鏈。

  除了帶動周邊村民種紅薯脫貧致富,黃曉艷還著力拉長紅薯產業鏈。

  5年多來,家庭農場有機紅薯種植面積已達1360畝,品種也從原來單一的淀粉型發展到優質食用型、鮮食水果型、高淀粉加工型等多個品種。

  幾年下來,黃曉艷發現,有機紅薯一年中的售賣時間有限。

  “如果能實現全天候供應,價值將更大。”黃曉艷打算建立保鮮儲存庫,打破紅薯供應的季節性短板,目前已在安岳縣城北鄉投資300萬元,建立7個保鮮儲存庫,預計儲存2500噸鮮紅薯。過段時間,她還打算在周禮鎮建第8個保鮮儲存庫。

  從加工和銷售環節發力,進一步延伸紅薯產業鏈——她將新目標定為“接二連三”。

  抓第二產業的思路,是自建資陽市*紅薯加工廠。3月11日下午,黃曉艷和往常一樣為加工廠選址搜集資料,并打算從外地購置3條生產線,用于加工紅薯粉條、手工紅薯干和鮮紅薯粉。

  延伸第三產業的法子,是開紅薯實體店和發展紅薯觀光園。今年下半年,她將在周禮鎮開一家實體店,賣有機紅薯、紅薯干和紅薯酸辣粉。同時,在鎮上規劃一個占地約200畝的“紅薯觀光產業園”,將紅薯種植和鄉村旅游相結合,賺旅游錢。

  采訪結束前,黃曉艷告訴我們,*近一家上海企業已定下450噸、超過20萬元的有機紅薯。“希望10年內,紅薯的種植規模能達100萬畝,帶動上萬名村民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p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