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河北省農業廳獲悉,近年來,河北省強力推進休閑農業建設,已形成踏青賞花、農事體驗、民俗文化、農耕教育、體育競技、音樂舞蹈等十多種特色類型。2017年,河北省休閑農業營業收入達到149億元,休閑農業已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路徑之一。
在各地積極推動和規劃引導下,河北省催生出一大批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現代農業園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從事休閑農業產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更加多元化。初步統計,到2017年年底,河北省休閑農業各類經營主體達13700多個,比2016年大幅增長,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7200多萬人次,比2016年增加2300多萬人次。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成為市民出游*。
河北各地根據各自不同的自然特色、區位優勢、文化底蘊、生態環境、經濟發展水平和消費習慣,發展了眾多主題鮮明、適合不同群體的休閑農業類型。如以“吃農家飯、摘農家果”為主要內容的采摘園,以休閑度假和參與體驗為核心的休閑農莊,傳統農耕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園區,展示農業生產過程、田園風光的美麗田園,彰顯人與自然和諧景象的休閑鄉村等。在此基礎上,各地進一步挖掘創新,涌現出棗強玫瑰小鎮、易縣于家村中國農業公園、文安魯能現代農業莊園、遷西花鄉果巷田園綜合體等新類型、新模式,休閑農業與傳統農耕文化、科普教育、養生養老、節慶活動等元素的融合更加深入,開辟出發展的新路徑。
在優化休閑景點、打造精品線路的同時,河北各地紛紛打造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在公眾中“叫得響、傳得開、留得住”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品牌,延長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2017年,遷西板栗復合栽培系統和興隆傳統山楂栽培系統獲評農業部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邢臺縣、承德市興承(興隆縣、承德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邯鄲市永年區東街村等5個鄉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張家口假日綠島生態旅游有限公司等41家企業通過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星級企業驗收。河北省還新評定了2個省級休閑農業示范縣和14個省級示范點,總數分別達到21個、58個,省級星級園區(含采摘園)數量達到111家。
據統計,2017年,河北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直接從業人員超過45萬,帶動35萬戶農民受益,從業人員年均收入達到26677元。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副產品銷售收入達39.7億元,帶動農民增收作用明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