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惠州力爭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6%(圖)
惠州力爭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6%(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21 9:18:00  來源:南方日報  閱讀數:385

農業科技

  3月19日,惠州市惠東縣農機管理局聯合市農機技術推廣站,在吉隆鎮橋嶺村開展惠東縣2018年春耕水稻機械化育插秧現場會。該縣農機管理局副局長薛南榮和其他工作人員現場向農戶講解如何育秧、如何使用插秧機。

  進入春耕農忙時節,惠州的田間地頭不斷上演農業技術、機械下鄉的畫面。

  農機下鄉為春播春種提供技術服務保障,是做好春耕生產機械化,促進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舉措。據了解,2017年惠州市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率達73.77%,水稻全程機械化和農作物機械化綜合水平走在廣東省前列;到2017年底,惠州市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3%。按惠州市農業局的計劃,2018年要爭取實現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1個百分點。

  年內完成2個科技專項建設

  近年來,惠州市頗為重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

  據統計,2017年,惠州全市5個農業縣區落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資金550萬元,累計培訓基層農技人員461人,培育示范主體2320個,建立科技試驗示范基地14個。

  為了加強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惠州市在2017年還培育了新型職業農民2120人,輻射帶動農戶3萬多戶,開展送農業科技下鄉超過900場次,服務群眾20多萬人次。到2017年底,惠州市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5.3%。“優質高產甜玉米惠甜6號的推廣應用”項目,還獲了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

  惠州市農業局副局長邱蘭英介紹,通過實施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不斷深化完善“專家+示范基地+農業技術指導員+農業科技示范戶”服務形式,實現“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服務效果,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加快農業科技化和信息化進程,是惠州現代農業的必經之路,也是2018年惠州市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安排。按市農業局的計劃,2018年要爭取實現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提高1個百分點。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惠州市農業局提出,要推進省農科院惠州現代農業促進中心建設,用好省農科院和市財政的扶持資金,年內完成2個科技專項和3個地方工作站(市農科所、博羅農業科技示范場、惠陽農科中心)建設,努力打造全市農業科技發展新高地。

  邱蘭英表示,惠州在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項目工作中,將進一步增強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水平和服務效能,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擬開展農業科技下鄉活動900場次

  加強農作物良種良法培育示范推廣,是一個重要舉措。

  按惠州市的計劃,2018年將籌辦好第六屆惠州市農作物新品種展示會,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科技下鄉活動900場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50人次。同時,還將加強惠州農業信息網站、微博、微信等信息窗口建設,推進農業信息化進村入戶工程和各類信息平臺建設,用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服務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為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惠州也在加強農業機械化。實際上,2017年惠州市全市水稻機耕面積已經達到播種面積的97.66%,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率達73.77%,水稻全程機械化和農作物機械化綜合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爭取2018年內全市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提高1個百分點。”惠州市農業局負責人提出,接下來,將以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推廣為重點,扶持建設3個市級水稻育插秧中心;推進設施農業、特色農業、畜牧水產養殖機械化,加強農機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年內重點扶持1—2家農機合作社;指導惠東、博羅、龍門抓好農機報廢更新補貼試點和植保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工作,優化農業機械裝備結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