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發展中,云南省廣南縣認真抓好經營主體培育,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積極提升農業綜合服務能力和水平,為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保好駕、護好航。積極推進農產品檢測、氣象監測、科普展示、科技培訓等體系建設,強化監管服務能力提升,建立全縣農產品檢驗檢測機構,加強農產品檢測質量監管,有力支撐全縣農業產業健康發展。
在政策支持上,廣南縣繼搭建“四個平臺”推動“三農”和產業扶貧的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實施辦法落實之后,于2017年出臺了《廣南縣加快產業發展推進*扶貧實施方案》,制定產業發展扶持優惠政策和獎勵政策,從基地種植、品牌建設、新品種選育等方面進行以獎代補扶持。
在資金保障上,廣南縣積極整合涉農資金集中扶持龍頭企業、合作社和種養殖大戶,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小額貸款資金、扶持資金等要素入股參與合作發展。投入1.2億元的云南東昌油茶生產線投產運營,覆蓋帶動288戶貧困戶增收,探索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做強做大高峰牛產業,投入3000萬元新建萬頭文山牛(廣南高峰牛)屠宰場,探索出了“優惠價出售+保護價回收+貧困戶”“資金抱團發展+物資補助+保險+貧困戶”“免費提供飼種+訂單回收+貧困戶”等模式,共有1322戶貧困戶參與發展高峰牛產業。
在經營增值上,廣南縣努力在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著力培植“公司+基地+農戶”“民營(工商)資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土地入股+新型經營主體”等產業化經營模式,促進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等主體融合發展;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為農民提供訂單生產等系列化服務;以資本經營和優勢產品為紐帶,推進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與合作。通過融合發展,廣南縣高原特色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能力大幅提升,全縣龍頭企業主動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對接,加入到園區經濟鏈上相互融合、共贏發展。
園區推動農業,企業帶動產業。借助園區與龍頭企業,廣南從“小作坊式”種養到現在園區化的種養,從“提籃小賣”到“產、供、銷”一條龍的企業化運作,走出了一條農牧業向規模化、標準化和高效現代農業邁進的路子。
東風浩蕩滿眼春,轉型發展正當時。今天的廣南,正踏著春天的鼓點和鏗鏘的足音,擼起袖子加油干,一路高歌,逐浪前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