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浙江氣象為農服務進入2.0+時代(圖)
浙江氣象為農服務進入2.0+時代(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23 10:17:00  來源:浙江省氣象局  閱讀數:430

農業氣象

  今年“3·23”世界氣象日的主題為“智慧氣象”。

  和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成為相關行業主題一樣,“智慧氣象”是浙江省氣象局“十三五”的發展目標。而智慧農業氣象則是智慧氣象在農業上的應用,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服務。

  浙江氣象災害頻發,農業“一村一品”特點明顯。和傳統農業生產不同的是,特色農產品生產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氣象為農服務有更高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浙江氣象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農業氣象監測網絡更加健全,浙江農業氣象服務能力大幅提升,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農業氣象指數保險等新型服務模式深入開展,智慧農業氣象業務平臺逐步完善,浙江農業氣象服務正邁入2.0+時代,公眾對氣象為農服務的滿意度也日益提高。

  農業氣象觀測:“互聯網+”解放生產力

  “受冷空氣和輻射降溫的共同影響,10-11日我省早晨*氣溫較低,預計*氣溫只有0℃-2℃,有霜或暗霜;高山地區*氣溫可達-4℃--2℃,有冰凍。霜凍或冰凍將對農業特別是春茶生產造成不利影響,請提前做好防范措施。”3月8日至9日,一條氣象預警信息通過手機、電視、網站等渠道發送給茶農和公眾,打響了今年浙江春茶氣象服務的“*槍”。

  為了實現“點對點”*農業氣象服務,浙江省氣象局一直堅持現代農業園區建到哪,氣象服務跟到哪。安吉的白茶、杭州的龍井茶、紹興的香榧……如今,這些浙江名優農產品的生產主體,都享有定點、準確、及時的氣象服務。

  享受“保姆式”氣象服務的,不只是茶葉生產。“如今,通過氣象站的數據傳輸,我們只要坐在辦公室就能觀察魚塘的水溫、溶氧量、鹽度等變化,設定好閾值,出現異常情況就會自動報警。”嘉興市王江涇鎮梅家蕩現代漁業園區負責人對園區里的農田小氣候觀測站稱贊不已。

  農業氣象觀測是氣象為農服務的基礎,只有建立完善的農業氣象綜合觀測體系,氣象為農服務才能得心應手,才能創新服務手段。目前,我省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已初具規模,地基、空基、天基觀測系統逐步融合,全省農業氣象立體觀測網絡日趨完善。2013年,浙江出現罕見高溫,省氣象部門依托衛星遙感、農田水分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站,實時監控干旱的發展情況,為全省抗災救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目前,全省已建120多個農田小氣候觀測站點,觀測涉及茶葉、柑橘、楊梅等7大類20余種農作物氣候環境。

  氣象指數保險: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今年1月,安吉縣溪龍鄉上洋白茶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勇就和當地保險公司簽約,給自家的300多畝茶園投了茶葉低溫氣象指數險。“這個保險對我們很有好處,是政府對茶農的扶持,相當于給茶葉生產系上了‘安全帶’。”薛勇說。

  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是浙江省氣候中心推出的全國*采用天氣指數對茶葉生產進行風險管控的政策性農保產品。有別于傳統的政策性農保,這種新型保險模式理賠的*依據是氣象數據。茶園如遭遇低溫凍害天氣,只要氣溫降至保險合同約定的*溫度以下,就視為保險事故發生,根據歷史數據制作出的損失模型,啟動理賠程序。2015年7月,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在紹興首試成功。

  浙江省氣候中心主任姚益平介紹,在設計茶葉低溫氣象指數保險產品時,氣象部門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充分考慮氣象指數保險模型的適用性,如低溫霜凍在不同海拔地區對茶葉生產的影響,等等,讓氣象指數保險更具科學性。

  由于茶葉氣象指數保險具有透明度高、理賠快捷、道德風險低等優點,得到農民朋友的廣泛認可和歡迎,成了“香餑餑”。同樣的,還有農作物風力指數保險。從2015年開始,農戶通過支付寶平臺的“農作物風力指數保險”為農田投保。在保險期內,當受保農田遭受約定級別的風力災害時,便會獲賠,而且理賠款會在*時間打入農戶的支付寶賬戶。整個流程十分簡便,只需在支付寶平臺上操作即可完成,理賠客觀公正、便捷迅速,且保險對象品種覆蓋范圍廣。

  據悉,未來,浙江省氣象局將開發更多的氣象指數保險產品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氣候品質認證:農產品的新“身份證”

  2012年,《安吉大山塢安吉白茶茶葉氣候品質》認證報告出爐。這是浙江省氣象局發布的全國首份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報告,從此浙江農產品擁有了自己的氣候品質“身份證”。

  什么是氣候品質認證?眾所周知,優質農產品生產不僅需要優越的地理環境,還要有良好的氣候環境。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就是通過設置氣候條件指標,建立模型,綜合評價氣候對農產品生產過程的品質影響程度,*終評定農產品的氣候品質等級。

  “省氣象局專門成立技術攻關團隊,為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工作提供技術支撐。”浙江省氣候中心主任姚益平說,氣象科技人員通過大數據采集、實地調研、試驗觀察、對比分析等,形成相關技術指標參數,根據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模型,實現了農產品氣候品質的快速認證。

  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成為浙江名特優農產品的一張“金名片”,大大提升了浙江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也增加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據統計,通過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的農產品附加值比原先平均提高10%左右,部分農企還因此創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

  截至目前,全省氣象部門已完成茶葉、楊梅、葡萄等4大類15種優質農產品的氣候品質認證,發放認證標識近200萬份。“金名片”的背后,是氣象部門的規范指引、大數據儲備和扎實的科技支撐,通過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使氣象

  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惠及廣大農民和農企。今后,浙江省氣象部門將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與氣候條件的實驗研究,提升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體系的科學性、規范性,強化精細化的農業氣候區劃和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全面推進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工作。

  智慧農業氣象App:氣象服務智慧化

  當前正是春茶采摘期,各地茶園的天氣怎么樣?采摘期間是否有冷空氣影響?茶園遍布各地,茶葉采摘期不一,如何同時關注各地茶園天氣?隨著智慧農業氣象App的推出,這些茶農關心的問題迎刃而解。

  2013年,浙江省氣候中心開始探索建設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平臺,先后自主研發了現代農業氣象業務平臺和“智慧農業氣象”App。

  據了解,現代農業氣象業務平臺具有網頁化、數字化、格點化特點,且省、市、縣三級一體化,可以自動生成農業氣象初級產品。平臺數據由省級部門統一生成、管理,各地業務人員只需點擊鼠標,就可享用數據,簡單加工后就可以形成產品。

  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和農用天氣預報一直是農業氣象服務的重點,該平臺對浙江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和關鍵農事季節的農用天氣預報,推出了逐日滾動發布未來7天預報的網格化產品,為農業氣象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此外,茶葉氣象、設施農業氣象、農業氣象情報等服務產品也通過平臺實時發布,供各地參考。

  從2016年11月起,智慧農業氣象App在安卓系統向公眾開放,用戶在智慧農業氣象客戶端上注冊后,可通過“農場設置”,啟用一個農場選擇多種作物或不同農場對應一種作物等“私人定制”功能,App后臺根據注冊信息建立個人檔案,“點對點”推送信息。為保證信息準確、及時,后臺采用浙江省氣象局發布的無縫隙精細化格點預報產品體系,精度達1公里。目前,IOS端版本也在緊鑼密鼓地研發中。

  今后,智慧農業氣象APP還將新增個性化閾值設置等功能,不斷融合氣象部門*新科研成果,優化和改進客戶端,讓智慧農業氣象服務更智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x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