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以來,上海金山區漕涇鎮機關和村居黨員干部紛紛深入村居和企業開展調研走訪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和企業的急難愁。
鎮黨政干部率先垂范
全市大調研開始后,漕涇鎮黨委書記羅華品認為,開展大調研對暢通黨群關系和村情民意“*后一公里”大有幫助。在具體做法上,鎮黨委、鎮政府和人大的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今年元旦一過,鎮領導帶領機關干部按照“一線工作法”深入14個村居和企業結合2018年形勢任務教育進行調研走訪,有的領導只帶一名機關干部開展走訪,有的領導還騎著自行車直奔村民宅基頭聽取意見,還有的進行跟蹤式走訪,群眾在田頭、河邊勞作,他們就直接到現場進行走訪。
邊調研邊整改提高了調研的成效。羅華品一個半天連續走訪3戶動遷戶,這3戶家庭都涉及防護林搬遷項目,他們反映動遷后有2000多戶居民入住亭林大居,但多數居民仍回到原址上班,感到來回很不方便。之后,鎮上及時與區有關部門聯系后取得了支持,于春節前開通亭林大居至漕涇來回10個班次的金山203路公交專車,日載客量900多人次,方便了動遷居民。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錢立英一連走進5戶困難家庭,為他們系上自己精心準備的圍巾,一貧困戶的妻子給了錢立英一個大大的擁抱。據了解,截至春節前,鎮級層面通過調研走訪發現20多個訴求,經初步梳理,這些訴求涉及產業發展、生態宜居、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等,如今約半數訴求在調研過程中得到解決,還有的列岀專題,請專業單位或專職領導跟蹤解決,其中涉及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事項列入年度計劃進行落實。
村居干部走村組搞調研
“全市吹響了大調研集結號,我們村居干部也坐不住啦!”在鎮領導和機關干部的直接影響下,村居干部紛紛深入村組調研走訪。去年6月從居委會調任營房村黨支部書記的沈華,來到地生人不熟的村子,十分需要熟悉情況,她和村兩委班子6名干部,人手一本“村情民意走訪記錄本”,分別走訪了20多名村里的“三老”即老干部、老黨員、老隊長,已收集到10多個群眾較集中的問題,有的群眾建議已落實整改。13組等村民提岀水泥路連接宅基頭,極大地方便了生產生活,可現在缺少專人管理,水泥路上垃圾丟滿地,有的還亂堆雜物,與新農村新面貌格格不入,建議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我們村兩委人員與幾位老干部實地看了后,真的感到臉上火辣辣的,其實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只要多想到群眾利益就會干好的。”沈華說。調研走訪嘗到了甜頭,村里擴大走訪隊伍,除村兩委會成員外,還吸收骨干黨員參與,確定每星期走訪5至6戶,一些如村級用工、土地流轉不規范等問題浮岀了水面,走訪成員在走訪中還及時發現并制止了6起亂搭建現象。
黨建引領抓住“牛鼻子”
漕涇鎮開展調研走訪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把調研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底層,直面村居黨組織建設和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等熱點問題。據了解,漕涇鎮這次調研走訪,以近年來建成的50多個黨建服務站點及“四民”課堂為陣地,與基層黨組織主題黨日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調研走訪堅持黨建引領,牢牢地抓住了“牛鼻子”。護塘村黨總支部積極發揮三支隊伍作用,組織村兩委會人員及38名骨干黨員按照確定的走訪網絡圖,確保走訪全覆蓋不留空白點,并在走訪時將黨員民主生活會上收集的意見建議在村民群眾中進行“放大”,點燃村民“挑剌”的熱情。村書記沈銀歡說,現在村兩委通過匯集走訪情況,提岀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行動方案,3月上旬,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了改造村文化活動中心和檔案室兩項決議,補上鄉村文化建設方面的短板。
村居走訪還直接面向群眾生活的痛點和難點。建龍居委會帶領骨干黨員連續走訪轄區內的中心街、營房一組、康發、康鑫、東河、山青等小區,征求到居民意見5條。康鑫社區一群老人拉著居委干部的手反映,他們20多個老人沒個休閑活動場所,建議建個老年人“聊天室”。居委會研究后決定租借居民閑置的停車庫,目前已達成租賃協議,經裝修改作活動室后,近期即可投入使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