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作為河南省會,中部地區重要的食品生產流通大市,共有食品企業11.8萬多家,擁有三全、思念、好想你、白象等多家全國知名食品生產企業967家,以百榮、萬邦、四季水產、華夏易通等中部較大的食品、農產品、水產品及凍品冷鏈物流中心為代表的食品經營企業8.3萬家,餐飲服務單位3.4萬家,約占全省的1/6,輻射周邊多個省(市)甚至全國。保障省會1000萬人民的飲食用藥安全,關系鄭州乃至整個中部地區的食藥安全穩定大局。
據悉,2017年,市食藥監局抓源頭、補短板、創亮點、做示范,嚴把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一大批事關全局節點性、標志性的大事要事取得重大突破,全市食品安全市民滿意度從59%提升到目前的74%,科學、統一、權威、智能的食品藥品監管基礎更加堅實、支撐更加有力、前景更加廣闊。
抓生產:管大治小強責任 確保“產”得安全
安全的農產品和食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但歸根到底是產出來的。加強源頭治理,健全監管體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是關鍵。
據了解,市食藥監局創新模式管源頭。創新食品安全生產檢查辦法,引入第三方體系檢查,綜合運用危機分析與關鍵控制理論,以更具體、更全面、更科學的手段,發現問題、處理問題、防范風險。全年對150家重點企業進行體系檢查,涵蓋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白酒、肉制品等高風險品種,指導企業消除食品安全隱患363項,改進完善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678處,企業標準化生產程度大幅提高。
其次,運用科技抓試點。食品小作坊因其產品在群眾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也因環境衛生“臟”、生產不規范、安全隱患多,成為監管難點。市食藥監局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制定小作坊技術規范,重新設計工藝流程,布局功能區間,在許可證書上鑲入二維碼,全面及時準確地公開小作坊生產資質、生產條件、從業人員信息。通過在新密市進行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試點,運用二維碼一票通等現代管理手段,動員219家企業,按照大型生產企業的流程規范升級改造生產場所,更新設備,完善制度,查改問題,推動小作坊由“傳統監管”向“智慧監管”轉型升級,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小作坊監管模式。
*后,強化意識促提升。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切實保障生產加工環節食品安全,必須讓企業形成主動意識。市食藥監局在聯合公安局發放懸掛主體責任《告知書》基礎上,召開 “全省萬人萬企‘響應、承諾、踐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大會,全市330家大中型骨干企業的法人代表或負責人及部分食品加工小作坊代表,行業協會以及監管部門800多人參加。成立了“行業誠信聯盟”,組織企業開展企業間的“互幫互學”。全年自查1389次,查出問題2653處,全部及時整改,企業*責任人意識明顯加強。
抓流通:建標立規抓重點 力爭“銷”得規范
食品流通將規范市場秩序當作工作的切入點,以示范創建為重要抓手,積極引導市場健康發展。
一是管住大市場。食用農產品市場是食品流通環節的重要源頭,管控好這個源頭,就減輕了下游各個環節的監管壓力。市食藥監局在毛莊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推行的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建立 “一碼通”追溯體系,對食用農產品實施信息化監管,保證每一批產品從來源到去向的“全鏈條”可追溯,找準了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管控的突破口,為全市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打造全域覆蓋的質量追溯體系提供了經驗,2018年將在全市進行推廣,力爭2020年底實現鄭州所有市場全覆蓋。
二是樹好大方向。以“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建設為重點,推動百家食品安全示范店和誠信經營示范店創建等系列活動,對21家大型商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公開評價,為企業搭建“訂單農業”“農超對接”“廠超掛鉤”和“基地+加工企業+超市”等直采模式平臺,以點帶面,讓企業意識到規范守法經營才是企業發展的正確方向。
三是用好大抽檢。食品抽檢是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主動防范化解風險的有效手段。市食藥監局突出問題導向,開展評價性抽檢,加強檢管聯動,全市完成食品實驗室抽檢44171批次,快檢54656批次,抽檢比例超過千人四份標準,大宗食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8.2%,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抓餐飲:提質增亮重保障 實現“吃”得健康
當前,居民在外餐飲消費越來越普遍。為促進餐飲業提高質量安全水平,市食藥監局積極應對。
一是讓后廚更明亮。圍繞餐飲業質量安全大提升行動,運用“互聯網+”模式,建成明廚亮灶4778家,累計組織開放日1978家次,邀請消費者參觀評議11749人次。在全市打造了以5個*、“13+1”公示,架子化、標簽化、規范化管理,落實溯源臺賬的餐飲服務示范街10條,為學校食堂配備了100臺溯源顯示屏,為集體供貨單位配備20臺溯源檢測設備,成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亮點。
二是讓餐桌更干凈。針對重點時段、重點品種、重點區域以及社會關切的熱點問題,加大了對網絡訂餐,春、秋季學校食堂,重大節假日,農村集體用餐等專項整治。聯合旅游、教育、交通等部門切實加強旅游景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學校等區域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今年全市在餐飲環節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中共出動執法人員11.2萬人次,執法車輛32000臺次,檢查餐飲單位約83400家次。通過一系列的專項整治和檢查,食品安全隱患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突出問題得到切實解決。
三是讓保障更有力。鄭州作為省會城市,每年都承接大量的重大活動餐飲保障任務,記者從市食藥監局獲悉,該局在保障中加強領導,始終堅持“五個到位”,即:監管人員到位、全面排查到位、快檢設備到位、領導巡查到位、整改落實到位。嚴格把好食材購進關,對關鍵環節、檢驗檢測、留樣制度,落實痕跡管理。全年保障國際國內招商博覽、省市兩會、中央領導訪豫等各類重大活動上百次,保障人數數十萬,實現零投訴、零事故,圓滿完成各項保障任務。
面對2017年取得的成績,市食藥監局絲毫不敢懈怠,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全面大幅度提升鄭州市食品藥品安全水平任重而道遠,市食藥監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嚴格遵循‘四個*嚴’要求,全面落實‘四有兩責’,早日成功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努力為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做出更大貢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