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孝感方河村變形記(圖)
孝感方河村變形記(圖)
農業網   時間:2018/3/28 11:13:00  來源:孝感日報  閱讀數:415

艾蒿

  陽春三月,孝感方河村山野上,長滿了郁郁蔥蔥的艾蒿苗,散發出沁人的清香。

  走進村子,一派翠綠的農田掩映在山水間,入戶道路互相交織,農家小院美觀氣派……一片生機盎然景象。

  方河村地處安陸市木梓鄉*西邊,是一個三縣交界的偏僻小村落,亦是安陸重度貧困村之一。

  2015年,安陸市國稅局*扶貧工作隊進駐方河村,與村“兩委”班子擰成一股繩,*施策促脫貧。3年多時間,昔日的窮村,發生了許多喜人的變化。

  “老貧困”成了致富人

  在方河村,過去提起“方老爺”,大伙直搖頭。“方老爺”大名叫方成華,快50歲了,是村里的“老貧困”。

  “什么扶貧工作隊呀,不就是走哈形式,大不了送點油、送點米完事。”工作隊剛進村,“方老爺”就在村里放下了話。

  可令老方沒想到的是,工作隊卻偏偏吃在村里,住在村里,還和村干部一起干農活、清垃圾、平道路、解糾紛,一住就是1個多月不回家。讓老方更沒想到的是,工作隊還來到自己家里幫忙干活。

  2015年清明節前夕,工作隊員和村支部書記、副書記一起,用了7天時間把老方荒了多年的3畝多地耕整成稻田,還幫忙育秧,并送來了種子、肥料、農藥。

  秋收時,田里收了5000多斤稻谷,老方口糧問題解決了,袋里還揣有“票子”,自此,老方像換了個人似的。

  2016年,工作隊從局機關干部募捐的扶貧款中,分配了6000元買了6只小豬崽讓老方飼養。老方跟侍候孩子一樣精心喂養,年底,6頭膘肥體壯的肉豬出欄就賣了20000多元,數著票子,老方心里樂開了花。

  “如今,老方養豬的規模是過去的2倍,還加入了村桃之源合作社,種植艾蒿10多畝,今年的收入就會翻幾番。”方河村“*書記”王國清說。

  “空殼村”不再出行難

  工作隊進駐方河村,就走遍了全村7個村組293戶人家,了解“村情”“民情”,只為找準村里“窮”的根源。

  村集體是個空殼,賬上一年到頭沒有一分錢。村里方家河河道淤塞嚴重,影響行洪灌溉,李家橋成了危橋,村道破損不堪,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可因沒有錢,這些群眾*盼解決的事,都無力解決。群眾有怨言,村干部也無可奈何。

  在廣泛征求村黨員、干部、群眾意見后,工作隊制定出“一年打基礎、二年求發展、三年促突破”三年發展規劃。

  從群眾*盼的事抓起,改善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李家大橋危橋修好之后,籬笆路變成了寬敞的水泥路,70多歲的李大爺站在大橋上高興地說:“出行再不會一腳泥了,這得感謝工作隊為我們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3年來,工作隊累計幫扶資金30余萬元,疏通了方家河河道,修繕了李家大橋危橋,改造硬化通組公路……隨著一樁樁實事的落實,改變了村里的面貌,也增強了村民的獲得感。

  荒地變身“綠色銀行”

  方河村荒坡、荒地多。工作隊多次召開村里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屋場院子會,反復征求大伙意見,選定了種植艾蒿為方河村脫貧主導產業。 去年9月,工作隊組織16名村民到蘄春縣培訓學習艾蒿種植技術。同年11月,村里種植艾蒿面積達到400余畝,其中8家貧困戶就達60畝。貧困戶李興明家種了5畝半艾蒿,他說今年有盼頭了。

  通過宣傳和示范引領,許多觀望的村民紛紛加入了種植艾蒿行列。

  為增強“造血”功能,工作隊成功引進湖北艾春堂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落戶木梓,新建廠房里加工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形成艾蒿種植、收購、加工一條龍產業鏈條,讓種植戶無后顧之憂。全鄉種植艾蒿積極性空前高漲,面積已達3000余畝。

  “1畝艾蒿,可以賣到水稻3倍的價錢,今年5月就能收割了。”方河村支部書記郭永華站在田埂上,指著長出半尺高密密麻麻的艾蒿苗說,“種艾蒿每畝地要比以前增收2000多元,村集體每年也有了三四萬元的收入。”

  田還是那些田,人還是那些人,但方河村變了,方河村人也變了。他們還會變,會越變越好。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