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村是固原市彭陽縣新集鄉一個小村子,沿河而建,農戶房子高低錯落不齊。地理位置的特殊制約著大火村經濟發展,然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村民走出去謀富路,在建筑業、家裝業等行業闖出了一番天地。
大火村689戶村民中常住戶只有308戶,大半人外出打工,2016年實現脫貧銷號。
64歲的殷啟發住在村子*的地方。經過一段干凈的土坡,就是殷啟發家,站在他家的門前可以看見全村的面貌。走進院子,新蓋的架子房與幾孔窯洞相映成輝,新舊的交錯讓這個整潔的院子別有韻味。揭開門簾,映入眼簾的裝修風格十分時髦,雖未見年輕人,卻散發著濃濃奮斗氣息。聽到夸贊聲,殷啟發笑得合不攏嘴:“這都是兩個娃娃弄的,不讓他們多花錢,就是不聽。”抱怨聲中透著滿滿的幸福感。
殷啟發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大學畢業在當地就業;大兒子是一名電工,在彭陽縣城居住,老家只有老倆口。“孩子們在外都有自己的事業,我們在家養著幾頭牛,一年收入也不少。”殷啟發說。
年輕人在外靠技術、知識謀生,上了年紀的人在家務農,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的農戶在大火村屢見不鮮,村民的觀念在轉變,技多不壓身的意識已經深深植根于村民心中。
44歲的楊永福家里養著幾頭牛和幾頭豬,由于妻子患有糖尿病,他只能在縣城周邊打臨工。每次出門打工都要準備半個月的飼草料,方便妻子喂牛、喂豬。飼草料快喂完的時候,他又得趕回家,一說起這些事情,楊永福只是憨厚地笑笑。日子雖然不富裕,夫妻倆還是鼓勵兩個兒子外出學技術,為自己謀一條出路。如今,大兒子已經成了一名拉面師傅,在銀川打工,每個月工資5000元,為家里減輕了不少負擔;二兒子正在學習汽車修理,再有兩年就可以學成。“學技術是個苦活,只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靠技術養活自己,我們也就放心了。”楊永福說。
殷啟發、楊永福只是大火村村民發展致富的代表。如今,村里1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只有1戶未脫貧,其余全部穩定脫貧退出。“剩余這一戶,家里只有一人,無勞動能力,只能是兜底戶了。”村支書火盛解釋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