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農業部《關于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加快推進漁業轉型升級,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要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要加快推進農業品牌建設。這些,都跟白蕉海鱸的“轉身”息息相關。在白蕉鎮,過去,白蕉海鱸的養殖戶們大都只埋頭養魚。而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他們的思路不一樣了,白蕉海鱸的出路也不一樣了。現在不僅白蕉海鱸銷得遠,其加工制品種類也越來越豐富。
白蕉鎮新沙村黨支部書記梁炎明,同時也是村里白蕉海鱸的養殖大戶,養殖面積約有400畝。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梁炎明就開始養殖四大家魚,后來由于市場行情不太樂觀,堅持到九十年代,梁炎明就放棄了。到了2004年,他嗅到了白蕉海鱸的商機,于是操起老本行,養起白蕉海鱸來。
“1992年-1993年那個時候,白蕉海鱸就有20幾塊錢一斤了。后來鱸魚的銷量好了,就有很多農戶來養。” 梁炎明說。
這些年來,梁炎明看著周圍養海鱸的人越來越多。在斗門得天獨厚的條件下,海鱸的生長環境差別不大,如何能讓自己的魚賣得更好,梁炎明早早就開始琢磨這事。既然在品質上沒太大區別,那就從時間上來把控,錯峰銷售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梁炎明跟記者分析,幾乎每年年底,不少養殖戶因為魚塘到期等原因,進行調整后會重新放苗,再加上飼料商幾乎也都在年底清賬,很多養殖戶為了能繳清飼料錢,都會選擇在年底時將海鱸大量推入市場。
市場越趨于飽和,價格就越不如人意。而假如這時“按兵不動”,等到了下一年過年前后,再把自己養殖的白蕉海鱸送到市場,雖然價格有時只相差幾毛錢,但銷量卻能有大幅增長。除此以外,為了讓利益*化,梁炎明還經營起了飼料。用他的話說,這樣能省去中間過多的利潤,自己劃算,其他養殖戶也跟著劃算。而為了讓白蕉海鱸的銷路更廣,梁炎明還自己操辦起了流通的事情。
“1999年當村委會副主任的時候,鱸魚很多 那一年行情又不好,所以我們村委就帶農戶去山東開發市場。從1999年到山東就認識了現在我們那個老板,跟他和左右差不多18年了,所以一直以來我們在這里養。他就負責收購去賣,現在還收購鱸魚。”珠海市海之利水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賀聰說。
梁炎明想得很明白,在斗門,養殖白蕉海鱸的人那么多,不把流通操辦起來根本無法解決村里養殖的白蕉海鱸的出路。這些年來,梁炎明就靠著“養殖+飼料供應+流通”的模式,掙了不少錢,僅就其所養殖的白蕉海鱸,年產值就能達到3000多萬元。都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013年,梁炎明成立了合作社,現在有20多位社員,大家抱團發展,通過早年間搭建起的流通橋梁,目前,梁炎明他們的魚甚至還銷往了山東、遼寧等地。
“現在我感覺每一年銷量都在增長,因為現在政府也出臺引進加工企業過來,企業來加工,這樣我們鱸魚就不怕賣不出去了嘛”。總經理林賀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