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畝對蝦養殖基地的水質監控不再需要去每個蝦塘實地采集,養殖基地的技術人員通過手持終端足不出戶就能輕松搞定;秸稈禁燒管理也告別了人工搜索火點,農場管理人員憑借手機同樣可以進行遠程監控。除此之外,23萬畝農場種植區的治安守護,3000余頭奶牛的日常管控如今都可以遠程實現……這些要得益于江蘇連云港移動為省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辛農場量身定制的系列農業信息化方案,該信息化方案從智能、環保、安全、高效等方面推進了農場的“互聯網+”建設。
“智慧養殖”提升水產業效能
中午11點10分,東辛農場對蝦養殖基地監控室的報警器響了起來,幾乎就在同時正在10號池塘實地勘測的基地管理員李洋的手機上收到一條短信“44塘,水溫26度,請及時處理”。
小李能夠如此快速地通過手機獲知遠在數里之外的44號蝦塘的水溫信息得益于連云港移動為東辛農場量身定制的水產養殖物聯網項目,通過無線多點實時監控可以輕松完成蝦塘的實時預警、數據采集、遠程增氧和遠程投食,東辛農場現有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45個,占地面積1000畝,以前為及時完成每個池塘的水溫、PH值及氨氮等信息采集工作,農場配備了20多個管理人員按每人每天四次的頻率對45個池塘進行不間斷巡視,1000畝蝦塘讓20多個管理人員一刻都不能休息,水產養殖物聯網項目上線后,因為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手機遠程監控蝦塘,農場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降低了不少,農場也因此減少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投入。
“以往水產養殖全憑經驗、靠感覺去撒料、喂藥、增氧,現在用手機就能了解到實時數據,在辦公室里就能遠距離操控池塘溫度以及PH值,水產物聯網項目讓又土又辛苦的水產養殖也變得‘高大上’起來。”提起水產物聯網項目,農場技術員李洋稱贊道。
為了給水產養殖業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撐,連云港移動還將繼續做好物聯網系統各項設備的維護工作,進一步探索物聯網技術與水產生產、研究的深度融合,注重日常數據積累,以在未來更好地服務全市的“三農”工作。
“藍天衛士”破解秸稈禁燒難題
東辛農場現有23萬畝耕地,以前單憑人工很難實時監控到農場各種植區的動態,連云港移動急農場所急,結合移動基站位置,通過安裝監控設備“藍天衛士”實現了對各種植區的全天候24小時實時監控。為避免人為破壞,“藍天衛士”監控系統還對各監控點進行了有效布防,當發生斷電、視頻遮擋、視頻丟失等情況時,現場會即時將報警信息傳輸到監控中心,讓管理人員*時間了解到現場情況。
除了能夠實現對種植區的全面監控,在夏收秋種季節,安裝于基站發射塔頂端的可以360度旋轉的高清觀測攝像頭還能夠全天候、全角度地觀測到安裝點周圍兩三公里范圍內的秸稈焚燒情況并自動報警,該功能有效降低了農場管理人工搜索火點的工作量,提高了秸稈焚燒防治工作的效率。
“以往為了防治秸稈焚燒,我們需要沒日沒夜地在鄉間地頭巡查,現在有了‘藍天衛士’,再也不需要東奔西跑地對秸稈焚燒圍追堵截啦。”正如農場管理員小張所說的那樣,分布在農場23萬畝耕地上的40個“藍天衛士”監控點位,不僅實現了對農場種植區與曬場的全面監控,還給了秸稈焚燒重拳一擊,讓東辛農場的綠水青山得以常在。
“平安牧場”助力奶牛基地日常管護
東辛農場奶牛養殖基地現有奶牛3000余頭,管理者能否*時間獲知每一頭奶牛的采食、飲水和防疫消毒情況?飼養員的工作效率是否低下?奶牛場設備的運行情況、物料的管理和配送情況如何?如何防止奶牛被盜……連云港移動為東辛農場奶牛養殖基地精心定制的“平安牧場”視頻監控平臺使這一系列問題迎刃而解。
“平安牧場”視頻監控平臺通過安裝在奶牛場各關鍵區域的監控攝像頭將奶牛飲水、防疫消毒等高清圖像實時傳輸到奶牛場的監控室,管理人員通過電腦和智能手機查看監控圖像,對奶牛場各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監控。除此之外,管理人員還可以隨時調閱、儲存和回放錄像,同時該監控平臺與公安機關的聯動功能也為3000余頭奶牛織就了一張“安*”。
“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勢不可擋。未來,連云港移動將緊緊圍繞農場發展的實際需求,以為農場提供更為便捷高效的移動信息化服務為著眼點和落腳點,提高農場的運行效率,為農場人開啟指尖上的幸福生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