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即墨區農業科技110平臺刷新數字:30家物聯網技術的種養園區可以實現對5萬畝以上糧油、蔬菜、果茶等大田作物的智能控制。記者從青島市農委了解到,青島市大力推進智慧農業建設,突出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產可視化遠程診斷、自動預警、遠程控制等智能管理,為“鄉村振興”量身定制信息化服務。目前農業信息化水平已達62%,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7%。
這一成果離不開青島市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據了解,青島市農委規劃建設了市農業科技110公眾服務平臺、農業綜合監管與指揮調度平臺、農業專家服務支撐平臺三大服務平臺,開發建設了22個應用系統,提高了農業生產的*化,實現了農藥管理的網絡化和農產品質量監管的可追溯。目前青島市現代農業物聯網應用園區達139個。
“除了即墨區,萊西市在青島鮮多多農場、青島杰豐農業科技公司等一批生產基地和農業示范園區率先實施了物聯網系統建設,農業智能化生產規模達到3000多畝。平度市發揮高端特色品牌引領作用,組織建立起15處物聯網系統,園區內實行水肥一體化、秸稈反應堆、測土配方施肥和綠色防控等新技術,全部實現智能化操控、智慧化生產,同時與青島市級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應用協同。”青島市農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說。
時下正是春播時節,青島市農業科技110專家咨詢團、農業科技110技術服務隊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成為青島市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的“智囊團”。目前,青島市已組建起由200名中*農業專家組成的青島市農業科技110專家咨詢團,300人的農業科技110技術服務隊,5000多人的村級農業科技信息服務聯絡員隊伍,形成了覆蓋全市農村及涉農部門的分布式應用和集中式管理的“四位一體”(市、區/市、鎮、村)的農業科技信息服務體系。以西海岸新區為例,現已建起了198家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培育了198個農村淘寶合伙人,建成了198個打通“*后一公里”的物流網點,切切實實地為農民生活帶來了便利,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在萊西市,“益農信息社”形成了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系統化運行:政府負責公益資源整合、提供公益服務、協調建好信息高速公路;服務商負責為村民提供便利化生活服務;運營商負責整合商業服務資源為農民提供服務,建立起以市級農技推廣機構為龍頭、鎮(街道)級農科中心為紐帶、村農技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為載體的農技推廣服務網絡。
“農業行政管理的高效便捷,這是青島市智慧農業建設的又一大特點。”青島市農委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市級農業科技110應急指揮調度系統,提高了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預防和處置突發農業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實現了農業科技110平臺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綜合監管平臺、農藥監管信息化平臺協同。
有數字顯示,目前青島市608家農產品生產企業、貯運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追溯系統,農產品質量檢測數據即時采集上傳涉農鎮(街)。以2017年數據為例,青島市共完成快速檢測71379批次,完成定性定量檢測401批次,迎接農業部、省市抽檢366批次,產品合格率達到98%以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