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是農業大市,養殖業重,成規模的養殖業對地區發展有很大的帶動性,而當地在環保措施方面也具備較好做法。”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城環資委副主任委員楊文表示。
據了解,南充市在發展畜禽養殖業時,形成了“畜—沼—菜”循環畜牧養殖模式。同時,當地創新探索,全面建立健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長效機制,走出一條“以種定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畜牧業種養綠色發展之路。
“一個地方養多少畜禽,完全根據當地土地消納污糞的能力來決定”
近日,由四川省人大城環資委舉辦的第25屆“四川環保世紀行”活動走進南充,深入了解當地沼液一體化處理、“畜—沼—菜”循環畜牧養殖模式,各部門聯動治污,打造畜牧業種養綠色發展之路。
“這是污水厭氧處理一體機的終端出水口,經過層層處理后的污水從這里進入城市污水管網,除了些許沉淀之外,沒有任何異味,各方面指標均遠遠優于國家標準。”在南充市西充縣占地20畝的龍洞溝養豬場,西充縣農牧局現代農業園區辦副主任楊英祥指著一瓶剛從出水口取出的水介紹說。
記者看到,距離養豬場一條鄉村道路之隔,新建成了沼液一體化處理機。不時有村民來這里挑走沼渣和沼液,去灌溉自家地里種植的蔬菜。
據了解,養殖場業主自籌200萬元資金,清理維護5口沼氣池、兩口沉淀池。建成投產沼液一體化處理機后,日處理沼液能力達115立方米,可完成對豬場全部沼液的處理;設立糞污處理區,有效解決場內臭氣產生和逸散問題,實現零排放;采取干清糞生產工藝,將腐熟后的干糞作為有機肥,免費提供給全縣農業園區及種植大戶利用。
同時,西充縣政府還出資成立了農豐沼渣沼液運輸專業合社,幫助定期清運沼渣沼液,按需求運送至全縣柑桔、香桃基地,運輸費用均由政府承擔。
居住在龍洞溝養殖場周邊的村民,也由此享受到環境治理帶來的福利。目前養殖場處理后的干糞作為有機肥,免費提供給種植戶進行蔬菜種殖;養殖場再購買菜葉養豬,形成了“畜—沼—菜”循環畜牧養殖模式。
“過去我們總把畜禽糞便當成負擔,其實糞便也是很好的資源。利用有機肥,不僅能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質,豬肉的品質也能得到保障。我們在發展畜禽養殖業時,堅決遵循‘以種定養,種養配套’的原則,一個地方養多少畜禽,完全根據當地土地消納污糞的能力來決定。”南充市農牧業局黨組成員、總獸醫師陳俊告訴記者,科學治理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四川省環保督察后南充畜禽養殖業發展的新面貌。
從源頭治理、網格化管理、常態督查3方面入手,建立污染防治長效機制
據了解,南充市的畜禽養殖污染,被列為去年四川省環保督察掛牌督辦的全省10大突出環境問題之一。作為全省畜牧養殖大市,南充市去年出欄生豬598.88萬頭,居全省第二;家禽5908.12萬只,居全省*。在積極配合進行環境問題的整改的同時,南充市創新探索,走出一條“以種定養、以養促種、種養結合、循環發展”的畜牧業種養綠色發展之路,*限度地降低了畜禽養殖污染。
據了解,南充市此前印發了《關于開展畜禽養殖污染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率先出臺地方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標準,并開展了專項培訓會12次,落實3.3億元養殖場(戶)關停補償資金。
南充市農牧業局局長滕明鵬表示,畜禽養殖污染整治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得到了各方支持和高效運轉,工作快速推進。整治期間,南充生豬存欄量有約17萬頭的減量,緊接著一批環保優質的規模化生豬項目接連落地,遠遠超過被淘汰的落后產能。
去年,南充市全面排查養殖污染現狀,鎖定整改對象;調整劃定禁、限養區541個,面積2948.2平方公里;制定禁養區養殖場(戶)關停標準,督促整改,強化追責問責,形成污染防治高壓態勢。
同時,建立長效機制。南充市從源頭治理、網格化管理、常態督查3方面入手,全面建立健全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長效機制,嚴厲打擊關停復養、違法排污等行為,加強畜禽養殖區域管理,走“以種定養”的適度規模發展之路。
此外,南充市還加大對畜禽養殖糞污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環節的資金及政策支持力度,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種養循環、綠色發展新模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