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龍江省農委獲悉,黑龍江省農民收入連續多年實現快速增長。2015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1萬元,達到11095元,增長6.1%。2016年,農民收入實現十三連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832元,同比增長6.6%。2017年,農民收入快速增長,達到12665元,增幅7%,高于全省經濟增速,也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是近三年來增速*快的一年。
2017年,黑龍江省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緊緊圍繞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農業全產業鏈各環節持續*發力、深入挖潛增收,全省農業農村經濟實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增效,全省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在調整作物結構上持續發力,農民腰包鼓起來。加快發展黑龍江省有明顯供給優勢、市場有旺盛需求、適銷對路有競爭力的農產品生產,并實施全面積、全作物、全過程、全方位的標準化生產,提高單位資源產出效益。全省種植結構繼續優化,2017年年初既定的調減玉米1000萬畝和發展蔬菜、鮮食玉米、食用菌等特色作物1000萬畝“兩個千萬畝”的調整任務全面落實。2017年全省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積達到1700萬畝,特別是蔬菜、鮮食玉米銷路暢、價格好,有效釋放了對農民增收的拉動效應,2017年蔬菜播種面積1160萬畝,收入212億元,拉動農民人均增加收入172元。大力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產業穩定發展,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7600萬畝,實物總量4100萬噸,繼續保持全國首位。“綠色”成為推動農民持續增收的金字招牌。
在推動產業融合上持續發力,農民日子好起來。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抓手,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建設,打造三產融合、促農增收的載體平臺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民”的利益共同體,深度開發糧豆薯、肉蛋奶、蔬果藥等原字號農畜產品,加快補齊“量大鏈短”短板。2017年,全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2000家,帶動基地面積1.4億畝,帶動農戶340萬戶。
全省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以上,高于同期工業增速2個百分點。積極發展休閑農業,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經營主體、營業收入分別達到5703個、8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2%和10.6%。推廣“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品牌”等經營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分配方式,使農民更多地參與到二三產業經營并共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慶安縣東禾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2858戶農戶,入社或流轉土地33萬畝,農民獲得“收益保底+效益分紅”1016萬元。
在市場營銷增值上持續發力,農產品火起來。2017年,認真落實農產品營銷十六條、少賣水稻多賣大米四條路徑,推進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靠“賣得好”讓更多農民走上致富道路。深入開展展會營銷,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參加各類博覽會、展銷會、推介會14次,累計簽約額突破100億元。大力發展互聯網營銷,建成以大米網為核心的全省農產品電商集群,大米網運營*年交易額就達22.8億元;開展精品農產品網上拍賣,全年拍賣交易額9.06億元;推出眾籌、集團訂制、私人訂制等互聯網營銷項目497個,實現銷售額60.6億元。積極開展品牌營銷,在杭州、南京、廣州等地開展了一系列優質品牌農產品對接會,進一步提升了龍江優質農產品的知名度。在2017年*受消費者喜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評選活動中,黑龍江省14個品牌獲獎。實行以賽促銷,舉辦了首屆農產品營銷大賽,參賽主體1195家,銷售額突破400億元。
在深化農村改革上持續發力,農民生活富起來。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培育農民增收的新動能。開展“農民不貓冬,大念致富經”等活動,強化創業引導和勞務推介對接,全省農民創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勢頭強勁。2017年全省農民創業人數150萬人,創業純收入超過320億元;全省農民轉移就業577萬人,實現勞務收入880億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總數突破20萬個,帶動土地規模經營1.3億畝。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全面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試點穩步推進,在全國率先印發《關于穩步推進全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將財政撥款、減免稅費形成的資產,歸村集體所有,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2017年,全省已選定115個村開展產權制度改革試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