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聊城市東昌府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號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積極構建大扶貧格局,打好富民主攻仗,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圍繞產業增收、醫療減負、扶志扶智、收益分配四個方面,著力做好“加減乘除”文章,促進貧困人口持續增收。
瞄準“錢袋”做“加法”。2017年以來,東昌府區投入財政資金、建設涉及8個鎮(街道)的產業扶貧項目26個;整合涉農資金,在沙鎮與裕昌集團合作建設扶貧果木示范園項目用于幫扶插花貧困戶;與億灃集團合作建設蔬菜大棚,惠及貧困戶980戶;立足橡皮泥、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在貧困人口集中的村新建改建一批加工車間,目前已改擴建12處,2018年新建改建各種形式的加工車間30處以上,預計可帶動近千名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瞄準“支出”做“減法”。在山東省率先建立貧困失能人員集中供養中心,入住的46名失能人員使得之前照料的80人勞動力得以釋放,現已基本實現務工就業,同時供養人員在醫護人員的專業指導下,減少了服用藥品的種類、降低了每年住院次數,其家庭醫藥支出及財政支出明顯減少;在全面落實健康教育等扶貧政策、減少貧困群眾支出的基礎上,強化政策創新,提高貧困人口醫療支出報銷比例,切實減輕因病致貧家庭的醫療支出。
瞄準“內力”做“乘法”。抓好精神扶貧,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強化培訓,2017年以來,共發放雨露計劃職業教育扶貧項目資金74人次、22.2萬元;組織開展3期創業培訓班,共培訓人員187人;組織開展農村電工等培訓,260名貧困村農民參加,幫助貧困群眾實現“一技在手、全家脫貧”;推進金融扶貧。為31家經營主體發放富民生產貸近7000萬元,為78戶貧困戶發放富民農戶貸317萬元,支持新上種、養殖項目80余個,極大增強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帶動144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增收,確保貧困群眾“貸得到、用得好、還得上、穩脫貧”。
圍繞“共享”做“除法”。通過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方式,讓貧困戶分享財產性收入。探索土地流轉“股份共建”合作經營,采取委托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增加貧困戶的財產凈收入;發展扶貧資金入股專業合作組織。如堂邑放馬場驢業專業合作社養驢項目,沙鎮鎮小呂村肉牛養殖項目、扈莊眾誠畜禽養殖合作社麻鴨養殖項目和扶貧光伏發電項目等,督促企業嚴格按照入股協議和股權證的時間節點進行分紅,切實增強貧困戶致富能力;愛心眾籌平臺實現社會閑置資源的再利用、再分配。市級愛心眾籌平臺共募集物資11.3萬余件,價值達1000余萬元,發放物品7萬余件,*對接貧困戶需求,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