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玄武區紅山街道北苑之星小區的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里原來一塊種滿蔬菜的小溝,*近被物業公司填埋了,上面還種了幾十棵小樹苗,這塊100多平方米的空地,取名為“桃花島”,里面的小樹苗均被小區居民認領。北苑社區副書記徐娟告訴記者,這是社區和物業公司為改變居民違規種菜想出來的新點子!
違規種菜讓居民一肚子意見
居民利用小區空地私自種菜,這在主城邊緣區域的小區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紅山街道的北苑社區也是這樣。“居民常打‘12345’投訴,城管過來處理了,過一陣又有人在空地上種菜了,很難解決。”社區副書記徐娟介紹說。
北苑社區是由北苑一村、二村、三村和北苑之星三個小區組成,違規種菜的現象時有發生。北苑之星是2007年交付使用的小區,而其他三個小區2009年出新后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部分居民都很反對違規種菜。“好好的小區被他們弄得一塊一塊,難看得要命。有的人種了菜,還要施肥,味道更是難聞得不得了……”小區居民李大爺說。對于這種現象,社區能做的,就是通知城管處理。一般情況下,城管會將違規種的菜鏟除,并交還給居民。不過,鏟除之后用不了多久,空地很快就會被復種。
種菜的溝渠變成了“桃花島”
北苑之星小區內有條溝渠,下雨后有積水,有居民在溝渠兩側種蔬菜,年初就有附近居民投訴到“12345”。為了杜絕小區內違規種菜的現象,北苑社區與小區物業多次交流,*終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將溝渠填埋,辟出的空地專門給居民種植樹木,一方面能改變居民的種植習慣,另一方面也能美化小區。很快,物業公司花了4萬多元將溝渠填平,整理出一塊100多平方米的空地,還采購了一批樹苗,呼吁居民來認領。出乎社區和物業預料的是,認領的通知剛發出*,58棵樹木全部都找到了主人。“真的沒想到,居民們認領的熱情會那么高,很多沒有認領到的居民還怪樹苗太少!”徐娟介紹說。由于空地面積有限,只設計了58個名額,每個認領的家庭還需要交50元的費用,每棵樹上都掛了認領人的信息。樹苗的日常護理都交給了物業公司,而且這塊空地還有了個洋氣的名字——桃花島。
“物業提供了桃樹、梨樹和棗樹三個品種,我家孫女選了一棵桃樹,因為她喜歡桃花,周末一回家就要來看看!”*個報名認領的胡素香阿姨笑呵呵地說。原來的菜地變成了“桃花島”,到這來的居民也明顯變多了,“一到放學,孩子們都會拉著家長到這兒來繞一圈,可熱鬧了!”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說。
用無土栽培取代違規種植
北苑社區辦公樓的樓頂,12個白色的支架很是顯眼,工人師傅正在往支架下的蓄水槽里加水。支架上,碧綠的大蒜長勢喜人,青菜也開出黃色的小花。“這是我們的‘試驗田’!”徐娟驕傲地說,“社區采購了一批無土栽培支架,在這里做試驗,如果效果好,就向全社區推廣。”
除了為居民開辟專門的種植區域,北苑社區還在想辦法改進居民的種植方式,無土栽培就是他們準備的新點子。目前社區樓頂的12個支架,是由24名社區黨員負責維護,胡素香就是其中之一,“不占地方,家里常吃的蔬菜都能種。”青菜在支架上開花了,他們都舍不得吃,就想多看幾眼,結果*后全開花結籽了。
實際上,北苑社區自己種菜的居民不在少數,不過大部分都是在自家陽臺種,或者一樓居民在院子里種。胡素香介紹說,這種無土栽培支架成本不算太貴,而且居民只需要買點菜籽,定期在水槽中加水就能長好,“前陣子我摘了一把青菜回家下面條,味道還不錯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