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推行林長制改革,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運行高效的林業生態保護發展機制,為實現森林資源永續利用、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提供制度保障。安徽省力爭到2030年全省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法規制度進一步健全完善,林業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顯著提高,生態產品和林產品供給能力全面增強,更好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有機統一,為子孫后代留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
深化改革 促進林業增效農民增收
宣城是安徽省推行林長制改革的試點市。“推行林長制改革,讓林業治理體系出現新變化。”該市負責同志表示,過去對林業資源管理存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弊端,管林、護林任務主要由林業部門一家管,鄉村兩級過去也只管森林防火。實施林長制后,林業資源由一個部門管變成黨政領導一起管,由一家一戶管變成全社會共同管,干部群眾種樹、護林和發展林業資源的主動性和責任意識明顯增強。
“不能讓老百姓的林權證‘睡’在自家抽屜里,想辦法把它用起來,讓它流動起來,才能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旌德是安徽省率先推行林長制改革的縣,該縣林業局長徐文勝說,通過推行林長制,結合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和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三變”改革,該縣加大林地經營權流轉制度改革探索步伐。把林地經營權從林權證中剝離過來,建立縣級交易平臺,同時縣里成立500萬元的林權經營證抵押貸款擔保資金,探索通過林權經營收儲等方式提高融資能力、降低金融風險,使林權經營權更好地發揮撬動林地入股、促進林農增收的重要作用。
據介紹,目前旌德縣已經有26萬畝林地入股35個林業專業合作社,10個村、組集體林場3.7萬畝林地實行股份制,3.3萬戶林農成為股東,享受分紅收益,拓展了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
以林長制改革為牽引,全面深化林業改革,創新林業治理體系,才能充分調動各方面造林育林護林積極性。推行林長制改革的重要原則就是創新發展、改善民生,通過綠色富民惠民,增進人民群眾發展林業的獲得感。
隨著林業改革紅利的釋放,2017年安徽省實現林業總產值3611.87億元,同比增長13.14%,高于2016年同期增幅0.6個百分點。國有林場改革如期完成任務,國有林場職工對改革的支持度達98.89%。全省共聘用護林員超過21393名,其中貧困戶11484名,人均年增收6000元至8000元。
安慶市把深化林業改革、發展高效林業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載體和有效途徑。太湖縣17萬畝芭茅山改造,當地1.3萬貧困戶通過林地流轉、參與務工、小額信貸入股分紅、生態護林等方式可以增收6300萬元,人均年增收1200多元;岳西縣在林業企業務工的貧困人口達到4000多人,人均年務工收入可達1.8萬元。宣城市實施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鼓勵發展家庭林場、林業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2017年新增林地流轉面積15萬畝,各類林業新型經營主體4760個,促進了小農戶和現代林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補齊短板 促進森林質量不斷提高
合肥市是安徽省林長制改革3個試點市之一。改革中,該市突出項目化推進,充分發揮重點林業生態項目建設對增綠增效的引領拉動作用。編制了209個重點項目,投資超過100億元,2017年完成投資26.8億元,2018年將投資24億元建設10大城市公園。2017年,該市17位市級林長調度重點項目達40多次。
林業生態資源是重要的公共產品。安徽省是南方集體林區重點省份,2014年清查結果顯示,安徽省森林覆蓋率為28.65%,居全國第18位,人均森林面積0.86畝,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7%。
“全省森林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質量不優、效益不高的問題仍然突出。”省林業廳副廳長齊新說,建立林長制,把生態保護發展的責任真正落實到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就是要努力從根本上補齊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的短板。
據測算,安徽省森林覆蓋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要造林210萬畝。擴大有效投入,推進林業生態項目建設,才能不斷補齊短板,不斷擴大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質量。
各級林長承擔的一大主要任務就是推進城鄉造林綠化。深入推進森林城市(鎮)、森林村莊、森林長廊和園林綠化建設,堅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見縫插綠相結合,實現應綠盡綠。實施長江、淮河、新安江流域防護林,皖南和皖西山區退耕還林、江淮分水嶺地區綠化、平原地區農田林網、石質山地造林、礦山復綠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加快建設皖江國家森林城市群和綠色生態廊道。力爭到2021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300萬畝、封山育林3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1%以上。
石質山地造林是公認的難題,淮北市探索出“七步造林法”,大力綠化石質山地,引導沿山村民發展經果林產業,目前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亳州市把森林生態廊道建設作為市縣兩級林長的重點任務,加大投入,沿主干河流兩岸、道路沿線、市區城鎮周邊建設49條總長2500公里的綠色廊道。阜陽市明確提出市縣兩級林長以“建、管”為主要職責,確立了158個林業生態建設重點項目,市級林長負責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兩側綠化及撫育管護項目,縣級林長負責其他重點道路、大中型河流、濕地公園和重點保護區等重點生態區域綠化和撫育管護,持續增綠護綠,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健全制度 凝聚造林護林強大合力
“在推行林長制改革中,我們注重加快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引導民間資本加大對林業產業的投入。”安慶市負責同志介紹,作為全省林長制改革試點市,該市把健全投入機制作為林長制配套制度建設的一大重點,2017年,全市林業投入總額達36.7億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用制度管人管事,是發揮林長制改革長效作用的必要途徑。推行林長制改革一年來,安徽省各地已經制定林長制工作相關制度405個,逐步形成了責任明確、協調有序、推進有力的工作格局。
“安徽省正在建立林長制考核指標體系,實行森林資源總量和增量相結合的績效評價制度。”齊新說,考核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綜合考核評價和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同時,進一步建立健全工作督察制度,采取明察與暗訪、日常督察與專項督察相結合的方式,及時動態督察各地林長制改革成效。
信息公開,是促進各級林長履職盡責的“制度利器”。目前,安徽省正在加快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完善森林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定期公布森林資源保護發展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引導形成人人關心林業、人人護綠愛綠的良好社會氛圍。
林業是人民群眾共有、共建、共享的事業。持續推進制度創新,激發各方參與熱情,凝聚強大社會合力,就一定會在共同奮斗中實現綠滿江淮、共享生態福祉,讓廣大城鄉居民同美好環境融為一體。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