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簽了合同,我把我的120畝地全都加入合作社了,加入合作社,經濟效益好,我還能承包管理100畝地,今年的收入肯定會翻倍的。”四道河子鎮下八戶村村民朱西林高興的說。
為提高農業效益,沙灣縣在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穩定土地承包關系的前提下,積極探索農民土地股份合作社發展模式,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引導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化為股權,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管理,按照股份從土地經營收益中獲得一定比例分配。
沙灣縣四道河子鎮眾興合力農業合作社與2017年年初注冊成立,經過一年的摸索運行,經濟效益可觀,從*初的3000畝土地增加到現在的5000畝,走出了一條“土地變股權,農民當股東,有地不種地,收益靠分紅”的合作發展之路。
“當初成立合作社,就是因為人多地少,而且都是零星碎地,大型機械無法耕種,費時又費力,多虧了工作隊的幫忙,他們從前期的制度建立、理事會選舉、注冊,到后期的宣傳、動員、技術指導、紅利分配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今年正在對我們進一步的規范運營、擴大規模進行研究。”眾興合力農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吉德說。
沙灣縣農業局駐下八戶村工作隊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發展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鼓勵村里的6位種植大戶和致富帶頭人牽頭成立合作社,走規模發展的路子,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在合作社成立過程中,工作隊在政策支持、成立注冊上跑前跑后,在土地入股中挨家挨戶做宣傳,在田間管理技術指導上耐心專業,在年底分紅中嚴格把關,提出合理化建議。村民開玩笑的說:“工作隊給合作社出了這么大的力,應該給工作隊也分紅。”
眾興合力農業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規模經營優勢迅速顯現,農業新技術的大量使用,土地連片種植,大型機械進地作業,合作社統一經營,產品統一銷售,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產量。村民除了年底分紅外,還可以承包經營管理,拿到工資,達到收益的*化。
村民見到了效益,參加合作社的熱情高漲。
村民劉自力高興的說:“起初加入合作社自己還擔心年底拿不到分紅,只把自己的少部分土地入股了,沒想到年底一畝地就拿到了1500元的分紅。加入合作社不僅降低了種地的分險,我還出去打工,拿雙份錢,收入比去年增加了3萬多呢。這更加堅定了我加入合作社的決心,今年我把全部的土地都入股了。”
為了繼續擴大合作社經營規模,進一步達到節本增效,工作隊在農閑關鍵時期,用好農牧民夜校平臺,對合作社成員進行集中全方位培訓,充電、備戰,力爭讓年底的分紅和紅利填滿農民的口袋。
支部書記王金虎說:“工作隊在入戶走訪和宣講中,著重加強對土地共贏制的宣傳,眾興合力農業合作社在2017社員360人的基礎上增加到了現在的520人,按平均每畝增加100元收入算,一人就能增收700-1000元。合作社帶動各族群眾持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統計,沙灣縣共有土地合作社107個,流轉土地面積達26.63萬畝,入股農戶達5000多戶。土地合作社的共贏制模式,在加快現代農業步伐的同時,有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