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農業科技“五個一”暨科技“鬧春耕”活動在荊州市舉行。年年科技“鬧春耕”,今年有啥不一樣?
合作社曬“黑科技”
種田高效收益倍增
在監利縣金草帽專業合作社,3架無人植保飛機在數千畝綠油油的農田上空飛灑農藥。“我們現在打的是綠色農藥,不需要農民下田,飛機噴灑更加均勻,效率也更高。一架飛機*可噴灑300畝,相當于人工效率的50倍左右。”監利縣金草帽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祖清說。
隨后,周祖清領記者到一間大廠房里,一臺智能終端配肥機展現在眼前:作物種類、肥料袋數、肥料成分、發貨日期,在機器顯示屏上一目了然,裝滿一袋肥料自動封口。他介紹,合作社有一個測土配方中心,中心根據田地上種的作物,進行土質取樣分析,為社員的田地“定制”肥料。“土里缺什么元素,我們補什么,為的是把作物產量和質量提上去!”
56歲的種植大戶張仁香是合作社*早受益于配方肥的社員之一。張仁香告訴記者,他種有水稻110畝,通過飛機打藥和測土配方施肥,每畝成本降低了100多元。“現在每畝地產出大概在1600元,除去成本800元,每畝純收入800元左右。跟著合作社種田輕松,又高大上,收益比原來還多!”
在合作社大門口,有一個能容納200人的技術培訓教室。教室里,座無虛席,省農科院水稻專家程建平正在給農民培訓“稻蝦共生”綠色綜合種養技術,農民們不時舉起手機拍下大屏幕上的PPT課件內容。“下節課省農科院植保所專家張舒講授水稻減藥綠色防控技術,綠色生態米現在賣得好,我一定要好好學學!”張仁香趕緊進了教室。周祖清介紹,如今技術培訓越來越受到農民的歡迎,合作社每年邀請省市科研專家來授課10余次。4年來,合作社培育了150名科技精英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農民近萬次。
告別“大路貨”
布局“小精品”
“媽媽你看,這些小草莓好可愛!”在江陵縣郝穴鎮荊大顏農業片區,豐澤園農業公司生態農業園大棚里,一個小朋友高興地對媽媽說,旁邊的游客采摘不亦樂乎。
紅顏草莓、櫻桃番茄、桑葚等水果,種類繁多,應有盡有。每片水果田都立有牌子,標明品種,僅柑橘品種就有近10種。公司總經理王文成介紹,這片百果園種植了40種精品水果,占地300畝。
“水果顏色鮮艷,味道香甜可口,這與品種、肥料、管護都有很大關系。”王文成說,2014年生態農業園開建不久,他發現,當地農戶現代農業理念缺失,新技術知識貧乏,種出來的水果毫無特色,都是“大路貨”。
王文成暗下決心改變,讓百果園告別“大路貨”,布局“小精品”。他請來省農科院、市農科院和高校專家,組建了一支陣容強大的農業科普服務團隊。優化品種利用、優化模式配套、減肥減藥節水、綠色生產、循環生產,各種現代農業科技技術齊上陣。每片田地種什么,怎么種都有規劃。專家團隊每年引進新品種、新技術50余種,不斷進行品種選育。
“農旅一體化,打造特色農業。”王文成在專家指導下進行規劃設計,將園區分為果蔬高效示范、生態果園采摘、農業科普、農業觀光和體驗服務五大功能區域,科普區每年接待學生上千人次。目前,僅水果采摘一項,年收益在500萬元左右。今年8月農業生態園將全面開園。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