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在立足傳統業務的同時,積極探索、拓展新型業務領域,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十二五”以來,根據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新要求和現代農業發展新形勢,合肥市堅持把探索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作為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著力點,積極推動農村產權“活化”和“流動”,成立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全力推動農村產權項目進場交易,實現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安徽省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主要是為各類農村產權交易主體提供場所、設施、政策咨詢、交易信息發布、組織交易、鑒證交易行為等。經過近幾年探索和實踐,合肥市農村綜合產權交易市場形成市、縣、鄉鎮三級聯動,市、縣兩級交易平臺的格局和“統一監督管理、統一交易平臺、統一信息發布、統一交易規則、統一培訓機制、統一交易鑒證”的六統一農村產權交易模式。
按照一平臺(構建市、縣兩級有形交易平臺和全市一體化信息網絡平臺)、三規范(規范交易品種、辦法和行為)和一延伸(由單一農村產權的交易環節向評估鑒證、抵押融資全程延伸)的工作思路,省農村產權交易所建立“三大創新平臺體系”——展示推介平臺、業務交易平臺和融資抵押平臺。2017年,該所完成項目257個,成交金額4.91億元,平均增值率8.8%。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