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剛剛召開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上,對于上海科技興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方向。市委書記李強指出,鄉村振興事關上海城市發展全局,是上海必須做好的一篇大文章。上海的發展離不開鄉村,正是有了鄉村的滋養,城市才能生生不息、持續發展。未來鄉村不僅是重要的居住空間,還是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吸引創新創業群體的重要發展空間。農業的發展必須插上科技的翅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必須依靠新型職業農民,4月10日,市農科院科技興農辦和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在市農科院簽訂聯合培育上海新型職業農民協議。
市農科院作為上海地區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擁有一支涉及植物、動物、微生物,貫穿農業全產業鏈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服務隊伍,在服務市郊農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年來,市農科院充分發揮院屬研究所科技創新與技術人才優勢,通過院區科技合作、農業科技四季服務行動、科技特派員行動、科技示范鎮建設、村域科技結對等特色科技服務形式,圍繞上海農業發展戰略定位,以新品種、新技術支撐各郊區農業主導產業發展,努力把優質高效、特色農業新品種、新模式在*時間送到田頭地邊,合作社與農業企業,并手把手演示、傳授配套關鍵技術,有效貫通了農業成果推廣中的*后一公里,真正使科技成果成為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環境的有力保證。
據了解,市農科院和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將聯合遴選和組織有合作意向的學員參加培養計劃,安排專項資金,共同制定培養計劃或方案,接收學員到各相關研究所進行學習培訓,安排與相關研究所專家、青年科技人員對接交流,重點培養青年農場主和青年科技人員結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典型。雙方將定期開展科技項目推介與對接洽談活動,如舉辦科研成果推介會,向本市新型職業農民(重點是青年農場主)介紹農科院農業科研成熟的可合作、可轉化項目概況,根據學員自愿選擇和產業需求,面對面與相關專業專家交流洽談;組織開展“手拉手、共成長”——青年農場主與青年農科人員互助結對活動,如組織青年農場主與青年農科人員對接交流,通過雙向選擇,結成對子,讓青年農場主找到一位有力的技術好幫手,讓青年農業科研人員找到一個深入基層、聯系實際的好伙伴,實現優勢互補。市農科院還將組建專家教學團隊,并納入本市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師資庫,并定期和不定期開展授課培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