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吹拂,春光無限。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發出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號令,讓改革春風再次吹拂瓊州大地,講述春天的故事。
在三亞海棠灣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展示田中的水稻如波浪般此起彼伏,喜迎來賓。這里就是中國農業的種業“硅谷”。每年冬春季節,數以千計的國內外南繁科研工作者聚集三亞周邊,培育、優選、展示*新科研育種成果。
4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同袁隆平等農業科技工作者一道,沿著田埂走進“超優千號”超級雜交水稻展示田,察看水稻長勢,了解科研育種情況,為春光里的稻苗灑下關切,給南繁科技工作者注入振奮人心的力量。
“水稻品質怎么樣?”“海水稻現在怎么樣了?”“有多少種子走出去?”……習近平邊走邊了解情況,他說:“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我國*的國情。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產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聲聲詢問,殷殷叮囑,話語中流露出習近平對國家農業種業的真切關懷。“總書記特地來水稻田考察,問產量,問品質,對國人溫飽與糧食安全充滿了牽掛。” 福建農業科學院水稻專家、中科院院士謝華安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見到習總書記,內心十分激動,要研究更優質的水稻品種的奮斗目標愈加堅定。
久久不見久久見。五年前,同樣在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指出,海南熱帶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十分寶貴。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國家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一定要建成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服務全國的“南繁硅谷”。
“超級稻是高產優質,不以犧牲品質為代價,我們接下來要向畝產1200公斤攻關,向黨的一百周歲獻禮!” “估計還有兩三年,海水稻就可以大面積生產和推廣。” “我們今年要在這里開個水稻論壇大會,由袁院士牽頭。”……聽到習總書記的關切詢問,袁隆平等農業科技工作者用數據匯報傲人成果,用行動彰顯“中國稻,世界糧”的自信。
當面給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工作,近距離聆聽習總書記指導,14日下午,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柯用春更是激動不已,“習總書記一直牽掛著南繁的發展,關心育種家、關心種業、關心農業生產,并對其寄予厚望,提出要加強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打造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做強做優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國家熱帶現代農業基地,堅定了我們對南繁工作的信心。”
在這個春天,春風吹拂瓊州大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中的水稻扎根泥土汲取養分,以愈加昂揚的姿態響應著春風的號召,訴說新時代的南繁故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