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湯原縣香蘭鎮慶豐村村民沒有想到,常在新聞里聽到的“北菜南運”的大事今年將在他們家的小園里實現。
今年,湯原縣招商引資引來富民農產品加工企業,實行訂單農業,利用企業成熟的銷售渠道巧打時間差實現“北菜南運”的效益外溢。目前,企業在湯原縣簽了蔬菜訂單5062畝。
農民家家戶戶的小院變成了“北菜南運”的微基地。74歲貧困戶杜萬金今年卯著勁要把日子過好。“縣里有企業回收蔬菜,咱就利用小園種點值錢唄。我們老倆口不出院種菜還賺錢這是多好的事!”老人的鄰居長期外出打工,他把鄰居家的小園也拾到出來準備試種辣椒。“這倆小園都種新品種,價錢好的話以后還種。”杜萬金一臉笑容。瞄準“供給側”,湯原縣今年重點打造12個果蔬種植園區,由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農民可以直接到園區去看樣板,學經驗。
記者在佳木斯市農委了解到,去冬今春以來,這個市緊緊圍繞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按照中央一號文件及省委農村工作、全省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早動手、早準備,扎實推進備春耕生產工作。
今年這個市種植結構呈現出“一穩、一減、兩增”的特點,水稻種植面積繼續穩定在834萬畝左右,大豆種植面積呈現下調趨勢,玉米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有所增加。
樺南縣孟家崗鎮保豐村開展規模種植和訂單農業,種植結構在“調”中向優發力。去年全鎮實現訂單農業2.5萬畝,其中綠色有機雜糧5000余畝,實現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去年種植高蛋白大豆的地塊,必須輪作種植其他經濟作物。”村民薛傳武向記者介紹合作社主要實行統一購種、統一技術管理、統一訂單回收的好處。“統一訂單回收主要是解決農民種出來怕銷售不出去的問題,種地放心更安心。”
合作社與企業簽訂單,村民生產熱情高。“我們*擔心的就是糧不好賣。訂單農業價格保障,管理有規范,就相當于給錢袋子上了‘雙保險’。”村民王志德高興地說。
訂單農業越來越受農民歡迎,企業牽手合作社已成為“潮流”。樺川縣樺譽糧油有限公司今年將在精深鏈上淘真金。總經理張坤銘向記者介紹說,今年,企業以每公斤高于市場價0.1元的價格和合作社簽訂了7000畝水稻訂單,將起點定位在優質水稻上。企業不僅可以將水稻加工成大米,還能將廢棄的稻殼與秸稈加工成生物質燃料用于企業發電和供熱,部分大米制成米糠油,米糠油經過二次提純還可產生谷維素,廢棄的米糠還可以賣到沿海地區做海產品飼料,水稻在一條鏈上實現吃干榨凈。
據氣象部門2018年農業氣象年景分析顯示,今年終霜早、初霜晚、早春回暖快、生長季節溫度高,既有利于*播種保全苗,也有利于農作物早生快發健壯生長。截至目前,佳木斯市種子下擺7.23萬噸,占種子總需求的86%。已下擺化肥29.3萬噸,占需求量的65.8%。已下擺柴油8.7萬噸,農藥1503噸,農膜7479噸。種子、農藥、化肥等各類農業生產投入品總量充足、品類齊全,完全能夠滿足春耕生產需求。
佳木斯市堅持把“扣棚增溫”作為水田備耕生產的首要任務,把地處公路沿線、示范帶動性強的集中育秧小區作為重點和突破口,充分發揮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提早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智能化催芽車間進行設備檢修調試,3月末智能化催芽車間檢修和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工作全部完成,為高標準開展浸種育秧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4月初陸續進入浸種催芽階段,即將進入催芽播種高峰期,目前已浸種2.4萬噸,占應浸種量的66.8%。已催芽1.1萬噸,占總量的30.7%,預計4月20日前水稻育秧工作可全部結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