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秘書處獲悉,中國農業展望報告與與國家統計局公開發布的數據(稻谷、小麥、玉米、棉花、豬肉、禽肉、牛肉、羊肉、禽蛋、水產品10個口徑一致的品種)相比,2014年預測結果品種平均預測誤差率1.52%;2015年預測結果品種平均預測誤差率為2.46%;2016年預測結果品種平均預測誤差率為2.01%;2017年預測結果品種平均預測誤差率為2.05%,四年來平均準確率高達98%。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是由中國農業展望大會每年發布,圍繞水稻、小麥、玉米、棉花、豬肉、禽肉、牛肉、羊肉、禽蛋、水產品等18個品種,連續4年進行生產、消費、價格等預測,報告預測結果的準確性對引導市場預期至關重要。有關人員對歷年展望報告生產量預測結果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產量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中國農業展望報告的預測結果具有較高的準確率。
農業展望報告怎么用
農業展望是應用現有信息判別未來農業走勢、釋放農產品市場變化信號、強化農產品市場導向的技術工作,也是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加強農業管理、引領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更是世界農業強國管理服務農業、調控農產品市場、引導農產品國際貿易的通用工具。
從技術上說,農業展望就是應用已有基礎信息與實時數據,基于復雜模型系統模擬,對未來農業發展趨勢做出科學與權威性的定量化判斷。它的作用不同于“未來規劃”,也不同于行政文件要求,而是一種供生產者、經營者決策的權威“參考值”。持續做好農業展望工作,是一個國家農業產業能力與數據能力的顯示,也是一個國家農業科技能力的反映,更是一個國家農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
國際上是怎么做
世界上一些發達國家和國際組織通過召開農業展望大會來發布權威信息,釋放市場信號,以此來提升世界話語權。美國從1923年開始至今已召開了95屆,澳大利亞從1971年開始也召開了46屆。近10多年來,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經合組織(OECD)也每年定期發布世界農業展望報告。
我國從2014年開始舉辦*屆中國農業展望大會并發布展望報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4屆,大會在引領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信息參考作用。
展望報告中的預測結果是怎么得到
展望報告主要是利用已有基礎信息與實時數據,基于復雜模型系統模擬,對未來農業發展趨勢做出科學預測。中國農業展望報告主要基于CAMES模型系統進行預測,該模型系統是基于生長機理以及農產品生產供需均衡原理建立的大型智能分析預警系統。
作為農業監測預警團隊的創新成果之一,該模型系統,采用監測當下、預測未來的理念進行構建。引入農業經濟學原理,基于供需平衡的原理展開展望分析模擬,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基本思路,既側重農業部門,也考慮非農部門,開展主要農產品的供需分析。模型系統包括了資源和環境數據、生產數據、價格數據、消費數據、進出口貿易數據、宏觀經濟數據、庫存數據、國際數據等8大類數據集。通過生產量、進口量、期初庫存對農產品供給進行分析,通過消費量、出口量、期末庫存對農產品需求進行分析,通過宏觀模擬模型和微觀模擬模型,實現農產品供需短期預測、中長期展望以及政策模擬、食物安全狀況評估與預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