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我們在云南種的200多畝小西瓜就成熟了,這些西瓜有三分之一將運回北京,讓北京居民*品嘗到云南產的大興西瓜。”近日,北京市大興區龐安路西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世同興奮地告訴記者。
鼎鼎有名的“大興西瓜”,向來都是產于北京,張世同為何要跑到幾千里外的云南種植呢?據介紹,雖然合作社在大興區已有3000畝的西瓜種植面積,但這幾年市場對西瓜的需求量不斷上升,現有的種植規模難以滿足。此外,盡管合作社也在昌平、延慶拓展了種植面積,然而氣候條件的局限性,使北京產的西瓜存在市場斷檔問題。于是,他把目光轉向了更適合西瓜種植的云南。“那里的光熱充足,氣候條件更好,西瓜的成熟期要比北京縮短至少8天,而且還可以實現全年生產。”
“超越夢想”小型西瓜是深受北京市場歡迎的一個西瓜品種,也是大興西瓜的代表之一。北京本土的西瓜“遠嫁”云南,必須要有成熟的技術保障。對此,張世同很有信心。
“這幾年我們主動對接農業技術和科研部門,成為北京市西(甜)瓜創新團隊的綜合展示基地。專家們選育的新品種、推廣的新技術很多在我們這里進行示范展示,僅北京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就在基地推廣了小型西瓜高密度搶早栽培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和蜜蜂授粉等18項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慢慢地,老張成了當地有名的“土專家”,遠近瓜農有啥問題,也會找他來請教。
去年,張世同帶著合作社6名懂技術、會管理、能言善道的“瓜把式”一起來到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家農業企業,作為技術顧問指導他們種植小西瓜。從建造棚室、土壤消毒,到西瓜育苗、種植管理,通過對當地村民3個多月的手把手培訓,他們成功地把北京立體栽培種植的“超越夢想”小西瓜種在他們的大棚里,結束了當地以往只種傳統爬秧式大西瓜的歷史。
多年的技術積累,加之去年的成功實踐,讓張世同對選擇在云南種植北京小西瓜更加充滿信心。今年初,他在云南紅河州建水縣楊家沖村流轉了227畝土地,并跑遍了當地的西瓜銷售市場,結交了眾多西瓜經銷商和大客戶,提早在心里謀劃好了西瓜銷售的藍圖。
“現在西瓜長勢非常好,個頭更大些,產量也提高了。成熟后,一部分在當地銷售,另一部分通過高速綠色通道,48個小時就能運到北京,與本地的西瓜上市季相接,實現全年供貨,保障市場上的大興西瓜不斷檔。”張世同一臉自豪地說。
如今,200多畝西瓜基地不僅帶動了云南當地村民的就業,也幫助他們掌握了一技之長。“用工高峰期,我們每天要雇傭90名當地村民,每人每天90元?,F在日常也有50多人,都是附近村子的村民。我們負責教他們種植小西瓜的施藥、整枝、授粉、澆水等技術,幫助他們快速掌握專業種植技能。”張世同告訴記者。
在北京市農業局農技推廣站*農藝師曾劍波看來,到云南種植西瓜對張世同及他的合作社來說,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一方面,不僅幫助合作社解決了當地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也拉長了市場供應鏈,提高了合作社的西瓜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幫助合作社提升了管理能力,有利于持續發展。
“異地種植將促使合作社關注人員管理和生產計劃的制定,考慮如何讓西瓜生產環節與當地的氣候條件、勞動力供給、技術團隊、市場接檔等因素有效結合,而不再局限于種植技術層面上。”曾劍波表示,隨著管理水平的提升,合作社將不斷走向成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