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時節農事忙。時下,黑龍江全省由南向北大田播種陸續展開,黑土地上一片繁忙。
21日,全省春耕生產暨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在肇東市召開。遠遠看去,大型拖拉機、播種機,一字排開,很是壯觀。
會上綜合分析了今年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形勢、總結交流各地的經驗和做法,安排部署以春耕生產、秸稈綜合利用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工作。
今年全省春耕生產的總體要求是:“以種出高質量為目標,調優結構、轉變方式、提高標準、奪取全苗”。明確了確保實現種植結構優化、確保生產方式轉變、確保標準質量提升、確保全部播在豐產期的“四個確保”目標。
目前,全省大田播種已經開始,各地要搶抓晴好天氣,適時早播,搶墑快播,快速掀潮,縮短播期。今年的春耕“時間表”要力爭4月25日前結束水稻育苗,5月10日前結束玉米、大豆播種,5月25日前結束水稻插秧,確保不誤農時。
今年黑龍江省將繼續引導農民科學選擇玉米品種,確保提質降水、安全成熟;要根據市場需求,調優大豆品種結構,發展專品種植,特別是發展加工豆漿、豆腐、腐竹等不同用途的食用高蛋白大豆專品生產;要繼續控制水稻生產面積。在質量興農的大形勢下,水稻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升品質,今后要在改善提升水稻商品性狀和食味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
今年,國家下達黑龍江省新增650萬畝耕地輪作試點和140萬畝水稻休耕試點任務,各地將抓住政策機遇,把耕地輪作和水稻休耕試點任務落實落靠。加快發展蔬菜、食用菌、鮮食玉米、漢麻等特色作物,在全國叫響龍江優質農產品生態、安全、綠色、健康的品牌。
標準化生產是確保農業提質增效的關鍵,黑龍江省春耕生產以高標準“起步”瞄準高質量發力。會議指出,各地要以全面積、全作物、全方位、全過程標準化為目標,促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深度融合,提高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水平。從春耕生產抓起,轉變發展方式,推行綠色生產,繼續推進農業“三減”。按照“農畜結合、種養循環、節本增效、綠色發展”的思路,加快畜禽糞便資源綜合利用。今年,全省有機肥施用量要達到1600萬噸。
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會議強調,各地要以玉米和水稻秸稈處理利用為重點,在搞好秸稈還田肥料化利用的同時,突出燃料化、原料化利用,加強試點示范、完善扶持政策、拓寬利用渠道、強化科技支撐、創新工作方法,健全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利益連接機制,加快秸稈資源化利用,力爭用2—3年的時間,基本實現農作物秸稈全部轉化利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