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理以實施基層黨建與農業信息化“雙推進”為目標,加快“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依托政府信息公開、“互聯網+”現代農業、農產品“走出去”三大平臺,加強農業農村信息化數字化建設,著力打通農業信息化服務鄉村“*后一公里”。
依托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打通政務信息服務鄉村“*后一公里”。按照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和指南編制要求,重新梳理和完善州農業局信息公開目錄、公開指南;嚴格執行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規做好保密審查;進一步提升信息服務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圍繞農產品市場價格、強農惠農政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農機購置補貼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信息進行全面公開,并及時轉發國家和省、州涉農政策文件,服務農業農村經濟發展。2017年,大理州農業信息網站累計公開發布各類信息4278條。
依托“互聯網+”現代農業平臺,打通電子商務服務鄉村“*后一公里”。抓實基層黨建與農業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三農通”平臺為全州97.7萬移動手機農民群眾用戶發送實用信息4308條;加快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健全完善全州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截至2017年底,賓川等9個縣列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賓川、彌渡列為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試點縣,洱源等7個縣建立了農產品電子商務銷售中心,全州高原特色農產品和農資線上線下融合、“進城”與“下鄉”雙向流通新格局基本形成。2017年,全州農產品線上銷售額達12.29億元,“互聯網+”農業邁出新步伐。
依托農產品“走出去”平臺,打通質量品牌服務鄉村“*后一公里”。積極開拓農產品國內外市場,組織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參加南博會、農博會等各類展會,赴北京、上海、山東及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我國港臺地區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和推介活動,大理特色生態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深入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健全州、縣、鄉、企業(市場)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體系,5年來,全州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持續穩定在98%以上;152家企業(單位)累計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392個,認證基地面積483萬畝;7個村鎮列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