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特色產業 > “農業花園”有機蔬菜“變土為金”(圖)
“農業花園”有機蔬菜“變土為金”(圖)
農業網   時間:2018/4/24 9:32:00  來源:北京晚報  閱讀數:524

花園大棚

  “在滿眼綠油油的環境里工作,心情咋能不好。”站在西紅柿藤蔓下,剪葉工劉曉紅笑得露出了牙齒。在密云水庫下,有一座現代化的“農業花園”——極星農業科技園,里面的生菜和西紅柿都是在自動化的環境下、*零農藥生長。“農業花園”不僅孕育出了北京產的有機蔬菜,還成為周邊農民變身產業工人、脫貧致富的新路徑。

  1979年生的劉曉紅,是密云區穆家峪鎮南穆家峪村的農民,在來到極星農業科技園上班前,一直是守在家里的家庭主婦,每年自己交著1000元的社保金。2017年12月,經姐姐介紹,劉曉紅*次走出家門,開始了打工之旅。

  “剛開始我對自己還有點擔心,怕做不好,不過這里的同事都很好,培訓了一個月,手把手地教我們。”身強體壯的劉曉紅,個頭也高于女性的平均水平,便成為了一名剪葉工,每天負責修剪西紅柿藤蔓上的枝葉,就像是西紅柿的“美容師”。

  “剪葉也有講究的,要貼著藤蔓從下往上剪,不能給藤蔓留下‘疤痕’。相比于*初,我現在20分鐘就能剪完一排了。”每天早晨,劉曉紅騎上15分鐘的電動車就能到達科技園,在這里工作七個半小時,每月扣除保險后的凈得收入就有4000元。這在南穆家峪村里,算得上是令人羨慕的高收入。

  “我可是在家門口就把錢掙了。”劉曉紅告訴記者,每天在綠油油的環境中被藤蔓枝葉圍繞著工作,整個人的心情都變得格外好,“每次我發朋友圈,別人都特羨慕我的工作環境。”

  在極星農業科技園里,除了劉曉紅所擔任的剪葉工,還有繞蔓工、落蔓工、采收工、梳花工和包裝工五個工種,共50名工人。無一例外的,這些工人都是來自周邊的農民,在科技園中*次當上了產業工人,也是國內首批具備荷蘭農業職業標準的產業工人。

  而這50名工人的領頭人、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丹,則是一位有著留洋背景的“農民”。徐丹大學就讀于現代有機農業發達的荷蘭,來這兒之前,已經從事了五年的植物科學與有機農業領域工作。“如果說現代有機農業在國內并不新鮮,無土栽培、滴灌等技術也頻頻出現,我們這里的優勢便是集合了荷蘭現代有機農業領域的整套系統。”徐丹介紹,在科技園里,有一種理念叫“閱讀作物”,就是觀察作物的生長并根據它們的需求來制定灌溉策略,調整環境參數。以西紅柿為例,這里的西紅柿生長速度被嚴格控制在每周25厘米。“每天早上我們都要去看是否長夠了3厘米,同時對土壤的鹽分含量等數據都要監控,如果有異樣我們就要考慮培植土壤、溫度等是否出現異樣,并及時‘治療’,而這種質量完全通過調整環境和注入營養液來完成,不用一點農藥。”

  位于密云水庫下的極星農業科技園,是由北京城建六公司投資建設,科技園總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目前建成投產的一期項目占地3.3萬平方米,包含2.2萬平方米的番茄種植區,以及水培生菜區和育苗區。

  昨天,記者來到了科技園內。說是作物大棚,這里卻更像是一座現代化的廠房,整齊的設備,干凈的地面,人進入前必須先換上防護衣帽、進行手部消毒并戴上專用的隔離手套。走進水培生菜區后,記者看到的場面更不一樣了:2000平方米的生菜區,幾乎看不見工人,只有一排排鋁合金栽培槽,每排栽培槽上栽著42棵綠瑩瑩、品種不同的生菜。

  “我們采用的是全自動可移動式栽培槽,工人們只需要把菜苗點進栽培槽中,隨著生菜的生長,栽培槽會向前移動并自動調整間距,為生菜生長留出適宜的空間。”徐丹介紹,帶有坡度的栽培槽,每5分鐘會自動噴*營養液讓其順坡流過生菜根部,既能保證根部持續獲取氧氣,多余部分還可回收。從播種到采收,2000平方米的小小天地中,一年能生產出70萬棵生菜,是傳統大棚方式產量的10倍以上。

  到了西紅柿種植區,又是另一番景致。半米高的平臺上是整齊排布的培植基,西紅柿的根莖鉆破培植基蜿蜒向上直到頂部,綠色的藤蔓之下,則是一串串或紅或綠的果實。*巧妙的是,順手摘下幾顆,每一顆的個頭大小都近乎相同。在藤蔓之間,還不時有比利時熊蜂飛上飛下。熊蜂很“蠢”,不會交流、不會識別,見花就采,但也正因為授粉順序與西紅柿的開花順序嚴格一致,才讓果實的大小、顏色、口感能保持一致。

  “我們這里已基本實現全自動、智能化管理,除栽苗、繞蔓、修葉、落蔓、采摘之外,幾乎不再需要操作工人。”徐丹說,溫室自控系統能指揮各系統的自行運轉,為作物生長創造穩定的環境,只要有互聯網,不管身處何地,都能對溫室遠程管理。

  “我們通過支付農民土地租金、提供就業崗位的方式給農民帶來直接收入,實現定點幫扶,提高密云區低收入人群收入。”城建六公司董事長朱忠擇介紹,除了50名生產工人外,科技園內還有從事清潔、安保的農民50余名,每人每年能實現增收約2萬元。項目二期建設及運營后,還將帶動300到400名農民的就業。

  據了解,密云區政府也正籌劃以投資入股的形式參與北京極星農業有限公司的建設,獲利分紅將用于全區低收入人群的幫扶。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wm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