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農民來當科研助理,是課題組對官方編制的自主調節和糾正,也是一種高效的選擇。”4月16日,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肖國櫻對我們說。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的老師稱,在北京聘用研究助理比較困難,因為生活成本較高,很難找到剛畢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從事這項工作,于是他們就近聘用了一些北京郊區的農民。
記者了解到,在一些農林業的科研工作中,請農民做科研助理已屬于普遍現象。
“尤其在作物育種工作中,農民承擔了作物栽培、雜交、制種、考種、數據匯總等大部分技術工作。多數作物育種課題組一般由1—3個科研人員加2—4個技術工人(農民工)組成。”肖國櫻說。
這些農民科研助理雖然每月工資不高,但他們工作很認真。有科研人員表示,有的農民科研助理提取的DNA質量比研究生們還高。
肖國櫻認為,農民在我國農業科研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廣東潮陽縣農民洪春利1956年發現了水稻矮稈突變體,然后在農業技術員洪群英的幫助下培育出了中國*個矮稈水稻品種“矮腳南特”。
實際上,包括轉基因技術在內的現代生物技術產業,是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和人力密集的產業。“其中不需要做過多判斷的技術性勞動,完全可以讓通過培訓的農民來完成,而不一定需要博士、碩士。中國農民勤勞、群體大,這是我國發展包括轉基因育種產業在內的生物技術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肖國櫻說。
但也有人認為,請農民當科研助理是一種小作坊式的科研方式,要學習西方大公司分段管理、分工協作的商業化育種模式。
肖國櫻認為,農民當科研助理這種方式具有顯著優勢和中國特色。首先,它充分發揮和貫徹了課題組的育種理念,整體性強,而不是把科研人員只看成是生產鏈條上的一個環節;其次,它靈活多樣,適應市場的需求,操作失敗了損失也不大。而商業化育種模式一旦出現問題,損失大、難糾偏,還存在人浮于事、吃大鍋飯的情況。
肖國櫻說,科研目標的提出、技術路線制定、數據分析等技術性強的工作需要較高學識,農民可能擔當不了,但科研中的技術性勞動,通過培訓的農民是能勝任的。
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李曉林,是中國現代農業科技小院創始人之一。他長期在基層,指導駐村研究生帶領農民開展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在實踐中,科技小院田間學校的農民學員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完成較為簡單的田間試驗示范工作,這的確對我們的幫助很大,同時,操作過程中,農民朋友的科技素質也得到了提高。”李曉林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