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湖南全省防汛抗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后,這段時間來,全省各地根據會議安排部署,堅持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迅速行動起來,扎實抓好各項備汛工作。
全面動員部署
在全省會議結束后,14個市州及各縣市區陸續召開轄區防汛抗旱工作會議或調度會議,安排部署2018年防汛抗旱工作。
湖南省政協副主席、懷化市委書記彭國甫主持召開了懷化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常德市召開了24位市級領導參加的防汛抗旱動員大會,均進行了*范圍、*力度的動員部署。
湖南省環保廳、省監獄管理局、省氣象局等相關省防指成員單位也都先后召開行業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防汛抗旱工作。
抓實備汛檢查
全省各級各相關部門在前期備汛檢查的基礎上,通過“回頭看”等方式,繼續開展不同形式的備汛檢查,努力確保不漏過一處死角,不放過一個安全隱患。
一些市州、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發揮表率作用,深入一線檢查,湘潭、益陽、湘西州等地市州委主要領導帶隊檢查。
湖南省住建廳、省國資委、省監獄管理局、省教育廳、省氣象局、省電力公司等省防指相關各成員單位加強行業備汛檢查,全面做好各項備汛工作。
加快隱患整改
目前,全省累計投入資金54億元,完成了6.8萬余處水毀工程修復,為保障2018年度汛安全打下基礎。
郴州市針對備汛檢查中排查出可能影響安全度汛的險工隱患,先后下發通報4期,目前隱患整改完成率超過90%,對未整改完成的逐處下發督辦函,并安排專人跟蹤督辦。
株洲、衡陽將督查發現的安全隱患分別交辦給聯系縣市區防汛工作的市級領導、分管縣市區長,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及時整改到位。
加強培訓演練
2018年以來,各級防指陸續對指揮長、工程管護巡查員、山洪地質災害隱患點預警員、沖鋒舟操作員、搶險隊員等共計5萬多人進行了業務培訓。
同時,按照“應急演練全覆蓋”的總要求,各地根據預案,積極組織山洪災害危險區、中小水庫下游等區域的群眾開展防災避災實戰演練。
截至目前,全省各級累計開展培訓演練5700余次,參與人數49萬余人。
夯實物資隊伍基礎
目前,湖南省共計儲備防汛抗旱物資總價值超過8.6億元。
邵陽市按照大、中、小型水庫30萬元、15萬元、5萬元/座的標準儲備搶險物資。省武警總隊及時補充修復防汛搶險裝備器材14000余件(套),做好人員、方案、裝備等各項裝備保障。
省軍區在長沙、岳陽、益陽、常德四市各組建了一個315人的應急營;省防辦組建了600余人的全省防汛抗旱專家庫。全省目前登記在冊的工程守護、防汛巡邏、應急搶險、城市排澇專業隊伍有172支、人員1.2萬人。
突出信息化保障
各地在湖南省防指的統一部署下,大力開展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維護。省防辦在線實時監測縣市區山洪災害預警平臺和雨水情監測站點,督促20多個縣級平臺和200多個站點整改到位,保障設備作用正常發揮。
長沙市組織開發瀏陽河流域洪水預報系統,并將20座大中型水庫、50座小一型水庫、11個城區易澇點、5處萬畝重點堤垸納入市級防汛指揮調度系統。
益陽市*繪制“防汛搶險四張圖”(包括轄區內重點險工隱患分布圖、物質儲備位置圖、搶險兵力部署圖、人員安全轉移路線圖)。
郴州建立山洪災害風險預警發布機制,在氣象預報中增加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當出現山洪災害風險時通過手機短信等途徑及時向公眾發布預警。
強化應急值守
進入汛期后,全省各級防辦及省氣象局、省水文局等相關部門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各級各類責任人按照防汛職責分工,迅速到崗履職,有效應對了入汛以來較強降雨。
省農業委、省經信委等單位密切關注本行業較強降雨防范工作,著力確保行業防汛安全。
壓實防汛責任
省、市、縣、鄉政府層層簽訂了防汛抗旱責任狀,明確了各級防汛抗旱責任,并在主流媒體進行了公布。
部分地方還針對專項重點工作,明確相關責任,常德市根據山洪災害防御實際,不僅明確了市、縣級責任人,還對全市136個重點村逐村落實了鄉鎮責任人、村支部書記、巡查預警員的責任。
岳陽市印發通知,明確了34名市級領導和 55個市直單位的包片防汛責任。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