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谷雨時節,孝感市云夢縣下辛店鎮處處犁耙水響。旋耕機、微耕機、機帆船等各型農機悉數亮相,奔忙在田野中,一群群白鷺在新翻耕的泥土上覓食。
“我這臺旋耕機每天能耕40畝地,再過十天,這一片可以全部‘消滅’,直接育秧……”王承高是臺湖村農機大戶,已在臺湖千畝畈忙碌了十多天。他今天請了同村一名農機手,兩人配合默契。
愛國村二組李順華守在泵站旁邊抽水浴田。2017年他種了50畝糯稻,2018年又從鄰村流轉近30畝地。“2017年秋收時雨水太多受災,煮熟的鴨子飛了,我不服氣,2018年準備大搞一場!”他信心滿滿。
白水湖村是大棚藜蒿專業村,有耕地2800余畝,現在藜蒿已經下市。很難想像,兩個月之前,這里還是白茫茫的一片。由于田塊高低不平、比較分散,不適于大型機械作業。青年農民鄧國勇借來一臺微耕機,一塊田耕了一半,油完了,正在加柴油,口中哼著小曲,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
據村黨支部書記楊學祥介紹,全村采取“蒿——稻”輪作模式,每年五至八月可以種一季早稻糯谷,九月再開始種植藜蒿。一方面不讓田里荒著長草,另外藜蒿田本身就很肥,節省一大筆肥料方面的開支。
天道酬勤,到五月下旬,下辛店鎮5萬畝耕地全都會披上綠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