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至26日,在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四川省檢察系統80余名檢察干警聚在一起開了一個事關498個貧困村的會——全省檢察機關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暨駐村*書記培訓會。
兩天時間,會議形式多樣,既有傳統的教室內授課,也有田坎邊現場交流,還有在紅色教育基地“充電”。綿陽市檢察院派駐三臺縣紫河鎮青龍嘴村*書記李思海直言,這樣的培訓交流很實在,“被點醒的感覺很不錯”。
“此次會議是省檢察院落實省委部署的‘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的舉措之一。”省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張燕飛介紹,近年來,四川省三級檢察機關對口聯系幫扶498個貧困村,先后選派600余名檢察干警擔任*書記、駐村干部。培訓的主要任務是動員四川省各級檢察機關和廣大黨員干部堅持問題導向,更加*開展工作,服務保障脫貧攻堅。
培訓從早到晚,安排得滿滿當當。省檢察院派駐瀘州市古藺縣大寨苗族鄉富民村的*書記李松長覺得“很有實效”。“兩天時間吃住在一起,大家交流時間多了,自然聊得更深、收獲更多。”李松長說,一位“85后”*書記問了他一個糾結一段時間的問題——為什么自己態度誠懇,但群眾總不愛搭理?“經過詢問,我了解到她在村里穿著打扮像在城里一樣講究,隨即給她指出癥結所在:在細節上下功夫不夠。說白了,沒有成為村里的人。”李松長說,點醒別人的同時也是在啟發、告誡自己,要真正和群眾成為一家人。
培訓結束,李思海心里更亮堂了,他所在的村2018年要實現退出貧困村的目標,主要途徑是發展藤椒產業。“此前一味推廣藤椒產業,沒考慮藤椒掛果較慢的問題,我回去要再調研,讓產業發展兼顧長遠和短期收益,這樣才能調動村民的積極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