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揮文化優勢,通過提振文化自信,推動發展和轉型升級,是新時代賦予的新課題、新使命。
扶貧路上,提振自信心尤為重要。作為湖北省首批計劃全域脫貧摘帽的重點縣之一,宜昌市遠安縣在以文化小康建設引領農民脫貧自信方面,正開展一系列新探索。
針對基層政策宣講枯燥無味、群眾聽不懂等問題,遠安選拔鄉賢、文化中心戶等擔任*扶貧“百姓宣講員”,用“地方話”宣講*扶貧政策,打造群眾身邊的“政策明白人”。以院子、屋場、小組為單位,組織屋場會,舉例子,講故事,將自主脫貧精神滴灌進群眾心里。
文化唱戲,是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小品、微電影、花鼓戲、順口溜、對聯、說唱、舞蹈等文藝形式,活躍鄉間。針對好吃懶做、不盡贍養義務、抹牌賭博等落后現象,借助藝術形式予以鞭撻。多形式傳播“扶貧不扶懶、扶貧要扶志”的理念,組織集體勞動,幫助懶漢戶提振自信心,依靠自己的勞動走上可持續增收之路。
實現物質生活的脫貧,文化是底蘊和有力支撐。有了文化的自信,才有脫貧的決心。文化既可以凝聚人心、振奮精神,又可以打開思路、推進發展。農民文化素養亟待進一步提高,農村還需創新形式,筑牢文化根基,補足精神信仰,引領脫貧發展方向。
用文化自信引領農民脫貧自信,遠安在一系列創新實踐中嘗到了甜頭。奮發圖強,苦干實干,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