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近,我國海關查到一批進口假奶粉,總數8噸,其成本低至8元一公斤,泡出來的奶在營養上與糖水無異。回想起2003年國內爆發的“大頭娃娃事件”,小編不覺心中一驚,莫非又是歷史的重演?2003年,安徽阜陽100多名嬰兒因長期食用營養不達標的“空殼奶粉”,患上了重度營養不良綜合癥,停止生長,四肢短小,腦袋顯得畸大。甚至有孩子因極度的營養不良,越長越輕,越長越小,*終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在國內,有這樣一個產業鏈:高價收購奶粉空罐,回收后把假奶粉裝進大品牌的奶粉罐里,再賣給國人。外國人仿佛瞅準了中國奶粉市場的畸形情況,伙同國內相關產業人士,不停地造假,賺取來自中國父母的盲目信任。
60元的空罐加上成本10元的劣質奶粉,就能以大品牌的名義賣出幾百的高價,高額的利潤使人為之瘋狂。然而我們不禁思考,造成這種現象的源頭是什么?
假奶粉不見得有直接傷害,但是寶寶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需要足夠的營養,原本足量的奶粉卻沒有多少營養,導致寶寶營養不良,影響發育甚至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從結果來看,空殼假奶粉的危害不比毒奶粉低。
我們理解為人父為人母愛子心切,巴不得把所有好東西都拿給孩子。早些年國內奶粉市場的亂象致使中國父母對國產奶粉極度不信任,不惜高好幾倍的價格去買進口奶粉。近些年來,國產奶粉逐漸走向良性發展的道路,但早年對消費者造成的信用傷害一時之間難以磨滅,懷著不信任和對“國外的東西肯定都是好的”的盲目信任,進口奶粉依然是一個非常火爆的市場。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不少人鋌而走險,昧著良心掙國內家長的錢,坑害祖國的未來。
假奶粉真的距離我們很近,有個笑話說,淘寶上某品牌奶粉的銷售量,超過了該品牌奶粉的全球總產量。
外國人在笑話中國人買他們的假奶粉,而我國民眾卻依然前仆后繼,不考慮后果,實在可惜可悲,真心希望我國國產奶粉可以站起來,振興民族品牌,一來爭口氣不叫那外國人看了笑話去,二來保護國內父母和寶寶的權益,花更少的錢買更好的奶粉。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