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部且末縣引進美國杏李、西梅,規模化種植,“種植新型水果,這步走好,屆時會影響新疆林果種植格局,助力百姓增收致富。”日前,蘇中農場負責人劉華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2002年,中國引進美國水果杏李。2010年,新疆林科院引進杏李多個品種在阿克蘇試種。劉華山介紹,2016年,他開始研究美國水果杏李,在新疆確認有四個品種,分別是恐龍蛋、味厚、味帝、風味皇后。
劉華山說:“杏李是功能性水果,口感特好,倉儲時間長。目前,我們與新疆多家科研單位形成戰略合作關系。”
據悉,2018年新疆將適度發展杏李、櫻桃等名優特新品種和設施林果,推進制干、鮮食、深加工和早、中、晚熟品種的多元化發展,實現特色果品四季上市、全年供應。還將優化林果產業結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談到新疆南部春季風沙大,如何保證幼苗在春季安全度過。劉華山說:“為了讓杏李、西梅幼苗度過春季風沙期,提高果樹存活率,我們將實驗室搬到了田間地頭。”
且末縣溫差大,日照長,雨水少,對果樹種植有獨特的優勢,當地政府打造有機綠洲,注重農產品有機認證。“且末縣果樹都是昆侖山雪水澆灌,果樹一開始就用有機肥料,水果定位是綠色有機高端水果,其經濟效益,遠超過紅棗的價值。”劉華山說。
劉華山直言,未來五年,將在且末縣建立蘇中百果園,建立綠色有機高端水果基地,水果產業鏈將輻射中亞。“雖然且末土地鹽堿化嚴重,杏李又不耐鹽堿,但要是科學種植,杏李大規模種植就不是難事。”
據介紹,劉華山已在當地注冊了蘇中農場,隨著林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未來將推進協會、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為一體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助力農民增產、增收,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且末林果種植現代化。
劉華山給記者算了個賬,“每100多畝果樹,至少兩人管理,4000畝林地需要800人,人工費每天120元,在農場務工人員可實現脫貧。農場大規模種植,就需要大量勞動力,可減輕當地就業壓力。”
劉華山說:“農場引進杏李、西梅兩到三年取得經濟效益,屆時值得向且末縣推廣,解決老百姓致富難問題。”
目前,蘇中農場已種植4000畝杏李和西梅,明年將增加到1萬畝。預計2019年,種植的杏李和西梅少量會掛果,2020年形成產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