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位于慈溪市坎墩大學生農業創業園內的慈壹佳草莓園里,負責人孫永濤忙著采摘即將下市的草莓,然后放進果蔬加工機,在零下45攝氏度的條件下冷凍5個多小時,將新鮮草莓做成草莓干。
“經過降溫、預凍、抽真空、干燥等多個環節,草莓完全脫水,但保留了草莓原來的營養成分。”孫永濤說。筆者看到,脫水后的草莓干“粉嫩呆萌”,保持了“高顏值”。放進嘴里,“咔”的一聲,酸甜的味道充盈口腔,質地較其他果蔬干更為酥脆細膩。
孫永濤介紹,進入四月份,紅火了半年的“草莓季”進入“倒計時”,草莓個頭開始變小,樣子也不再那么光彩鮮亮。由于氣溫升高,本就嬌嫩的草莓更加不易保存,稍一觸碰,短時間內就出水變質,經銷商不再上門收購。3月一過,來大棚采摘草莓的游客也是寥寥無幾。“快下市的草莓一般以很低的價格處理掉,甚至爛在田里當肥料。”如何為30畝草莓“尾貨”找到“好去處”,實現變廢為寶,成了孫永濤一直思考的問題。
五六年前,孫永濤開始關注草莓的深加工技術。去年,經過深思熟慮,他投資20多萬元引進一臺果蔬凍干機,進行試驗。經過幾個批次的嘗試,他逐漸掌握了竅門,技術開始成熟。“目前,100千克新鮮草莓可以做成10千克左右的草莓干,草莓干每千克能賣到400元。農場50克包裝的草莓干非常受游客的歡迎。”孫永濤介紹。
寧波枕山面海,產出豐富。近年來,隨著農旅一體化的快速推進,草莓、藍莓、無花果等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推廣水果深加工技術,成為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必然途徑。
這幾天,奉化區尚田鎮青農創客中心的工作人員忙著接收種植戶送來的草莓,經過分揀和清洗,根據不同的加工方向進行下一步處理。被譽為“中國草莓之鄉”*鎮的奉化尚田鎮,擁有優質草莓基地5500畝,每年到這個季節,大量“尾貨”草莓的銷路成為困擾種植戶的難題。去年,青農創客中心在臺灣食品專家指導下,推出了草莓主題糕點、草莓系列伴手禮、草莓酵素飲品等衍生產品,頗受市場歡迎。“今年,我們和本地加工企業進行了對接,進一步推進草莓的深加工。目前已經收了5000千克新鮮草莓,準備加工成草莓果汁、草莓醬、草莓酒、草莓干和草莓糕點等產品,預計六七月份就可以上市。”中心負責人趙潔說,做好草莓的精深加工,形成系列化產品,也有利于促進農旅融合發展。
在尚田鎮,不少草莓種植戶會將“尾貨”草莓發酵,釀成草莓酒。此外,在尚田還能看到水蜜桃酒、無花果酒、獼猴桃酒的身影。“因為是蒸餾酒,度數還是有點高,但具有濃郁的草莓香味,主要送給親朋好友品嘗。”草莓種植戶陳利生告訴筆者,自釀草莓酒量很少,若要大規模生產加工,門檻很高。
在余姚梁弄汪巷村占地500畝的“百果園”里,顆顆綠色的藍莓掛滿了枝頭,再過一個月,成熟的“藍精靈”將迎來八方游客。“百果園”的負責人汪國武說,藍莓的銷售主要靠游客來園采摘,*后剩下一些個頭小的、品相不好的,就用來做酒。沒想到藍莓酒一鳴驚人,比進口葡萄酒還好喝。慈溪一位企業家找上門買走20箱,作為企業招待用酒。
前年,汪國武申請了“藍莓酒獨特制作工藝”的國家專利,并進行QS認證,將這種“土貨”推向市場。“口口相傳,藍莓酒的銷售情況一年比一年好,產值已經超過藍莓采摘。以前沒人要的下市藍莓實現了大收益,產業鏈越來越長,附加值越來越高,果農的收入就能再上臺階。”汪國武欣喜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