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日本制造在國際上一向口碑不錯,注重品質,注重品牌包裝和推廣,許多產品都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熱銷。日本的農業和中國的家庭為單位生產的農業模式非常相似,那么他們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鑒的呢?
日本的農業政策非常寬松,政府除了對大米的生產和銷售進行一定的干預之外,對于其他農產品都很開放,由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自行選擇種植栽培。
和其他產業一樣,日本農業的*特點就是注重品質。
以大米為例,日本的水稻畝產量通常只有300~400千克,產量偏低,但外觀和口感都非常好,所以銷路很廣。
政府對于農產品質量也有嚴格的把控,審查機制非常嚴格,假如發現一個地區產出的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就會將這些農產品打回原產地銷毀,禁止流入市場。因此農戶在種植時就會格外注重作物品質,不會為了追求產量和銷售利益而放松對安全質量的把控。
在生產分工方面,日本的農業生產很注重產業特色和分工,每個地區都有其優勢主導產品,在主導產品上投入很大,形成專業產品體系,提高商品價值。這種生產體系帶來經濟收益比粗放型的混合農業生產多很多。
但我們國家人口眾多,土地面積也遠遠廣于日本,并不能完全照搬他們的農業生產模式。值得借鑒的就是他們注重質量的生產態度和嚴格高標準的管理方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