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閉幕的2018中國(淮安)國際食品博覽會上,以“淮味千年”區域公用品牌為統領的淮安市農業特色產品,給市民和客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淮安大米”“盱眙龍蝦”、金湖“荷藕蓮子”、淮安“蒲菜茶馓”、洪澤湖“大閘蟹”、清江浦“淮安紅椒”、漣水“捆蹄雞糕”、淮陰區“淮安黑豬”……這些淮安沃野上長成的一個個特色農產品品牌,讓淮安的父老鄉親驕傲不已。一張張現代農業發展的嶄新名片,也讓尋常百姓品味到更多幸福。
為加快推進品牌農業建設,2015年,淮安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4+1”現代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發展的意見》,決定連續5年每年投入財政專項資金5000萬元,合理布局、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實施優質稻米、高效園藝、規模畜禽、特色水產和休閑農業“4+1”現代農業品牌工程,如今品牌農業產值已占全市農業的近五分之四。
隨著農產品消費市場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好的產品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認可,需要品質保證、需要創意推介、需要系統思維、需要協同發力。為了主動策應這一形勢變化與要求,今年3月15日,淮安在全省率先推出市級全域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推出品牌標識,“淮味千年”開始走向全國、全世界,“淮水潤良田,鮮美傳千年”的品牌價值理念逐步深入市場和消費者心中。食博會上*發布的品牌IP形象“巫奇奇”,活潑可愛、天真呆萌,取材于“泱泱千年”淮水文化,結合“西游記”鴻篇巨著而創意形成,擁有千變萬化的本領,揭示出淮安農業的多彩多姿、豐裕富饒。通過角色IP與農產品的結合,讓農產品變得不再“千品一面”,助推淮安農業異軍突起,迅速占領認知高地。
淮安市農委主任張進成表示,未來將圍繞樹起、打響、創優“淮味千年”品牌,提高淮安優質農產品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重點重抓“12345”,形成抓農業品牌建設的長效機制與齊抓共管合力。“1”就是制訂出臺“一項政策”,即出臺關于加強農產品品牌化建設的意見。“2”就是明確“兩個方面”的重點,即明確“淮味千年”運作主體和明確制訂“淮味千年”價值背書管理規范。“3”就是統一“三個標識”,即創意統一“淮味千年”卡通形象標識、包裝標識和對外宣傳標識。“4”就是構建“四大體系”,即構建標準化生產體系、質量安全管控體系、產品(產地)認證體系和主體培植體系。“5”就是重抓“五大平臺”,即品牌基金平臺、展會平臺、電商平臺、體驗店平臺和專場推介平臺,有力支撐優質品牌農產品“銷得俏”,使品牌農產品充分對接“大市場”,優質更優價,富民助增收,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