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至3日,農業農村部國家優質稻品種攻關推進暨鑒評推介會在廣州舉行。評比現場,專家組對全國75個優質稻品種進行現場鑒評,在經歷了包括3位院士在內的30名專家2天4輪的鑒評后,中國大米品種*有了官方認定的“十佳品牌”。金華磐安縣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的“嘉豐優2號”品種獲得“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是我省*獲獎品種。
嘉豐優2號及美香占2號、象牙香占、桃優香占、玉針香、錫利貢米、增科新選絲苗1號、野香優莉絲、神農優228、玉晶91等10個秈稻品種;通系933、龍稻18、金稻2號、天隆優619、五優稻4號、松粳28、吉粳816、松粳22、水晶3號、滬軟1212等10個粳稻品種獲得“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本次評鑒大會是落實“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重要指示的實際舉措,推動稻米產業提質增效的創新方式,也是有效地回應了消費者的關切,滿足了消費者的新期待。
大米作為中國人的傳統主食已經有5000多年歷史,超過6億人口把大米作為主食或經常食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從吃飽轉變為吃好,對于中國人飯桌上不變的這一碗米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次評價中所有米樣經過統一蒸煮,由專家獨立品嘗,參考了日本和美國米飯食味品嘗方法,從光澤度、氣味(香)、柔軟性、適口性、滋味、冷飯質地進行評價。“嘉豐優2號”品種種植的大米米質好,外觀纖長、飽滿,透明度高,蒸煮后米香宜人,咀嚼時回彈度高,慢慢散發出清甜的回味。適合大部分人口味的出色口感,讓它在這次評鑒中脫穎而出。同時“嘉豐優2號”品種種植的大米還可以作為年糕的原材料。
浙江可得豐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小平介紹:“‘嘉豐優2號’今年在方前鎮種植了100畝的示范畈,因為它*的品質和示范畈良好的生態環境,現在在市場上廣受好評,供不應求。”據了解“嘉豐優2號”去年以來在各大評比中屢獲榮譽,受到種糧大戶和大米加工廠的熱烈追棒。去年生產的種子已經在今年過年前就銷售一空。因此曹小平從廣州回來后,立刻回到公司一線,布置從海南收回來的水稻新品種的試驗,落實“嘉豐優2號”的生產工作。
這樣一個*的水稻品種,它的誕生足足經歷了9年的時間。從2008年開始,曹小平就帶領公司的科研團隊開始秈粳雜交稻“嘉豐優2號”品種的選育,至2015年參加浙江省級區試,于2017年成功審定了優質、綠色、高產的秈粳雜交稻“嘉豐優2號”品種。之后“嘉豐優2號”接連在2017年浙江省農博會上獲得浙江好稻米金獎,在十大金獎好稻米中*獲推“*吃稻米”;同年12月,在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的2017年浙江省水稻新品種大會“好味稻”品種評比中,獲秈稻組*名。
“*品種的培育得益于浙江省農業廳、縣農業局、縣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浙江可得豐種業公司長期的科研投入。”曹小平這樣總結“公司一直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經營,以‘高產優質’為奮斗目標,在稻米事業中鉆研創新。”
可得豐種業于2011年成立科技研究開發中心。隨后又以中心為平臺,聘請了中國水稻研究所、浙江省農科院東陽玉米研究所、寧波市農科院等具有較高專業水平和行業聲望的離退休專家組成科研顧問團隊,同時又組成了由浙江大學等名校*學子為骨干的科研育種團隊,在2011年成立了金華市可得豐農業科學研究所。農科所成立至今,取得了一系列科研突破,獨立自主審定了一個雜交秈稻新品種——安優18、一個甜玉米新品種——金珍甜一號、一個鮮食甜糯玉米新品種——科甜糯8號已經通過了浙江省品審委會的審定;鑒定了兩個優質水稻不育系——安早9A、安粳1A。此外,還與浙江省農科院、浙江大學、溫州市農科院、金華市農科院、嘉興市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選育和審定了水稻新品種10個、西瓜新品種1個,目前都已應用在農業生產上。目前,公司共有15個新的水稻玉米油菜組合在不同區域、不同層級,參加不同類型的區試生產試驗。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此次獲獎是對我們一直以來以‘匠心’鉆研農業的肯定,也更加激勵我們把心沉下來,腳踏實地,樹立起我們自己的優質農業品牌。”曹小平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