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自治縣黃家鎮劉家坪村6組的明英大棚蔬菜水果基地里,一大早來來往往的人便絡繹不絕,不少商販一早就前來*新鮮蔬果。
“目前,我們的基地已向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輸送高質量無公害蔬菜將近5000公斤。”明英大棚蔬菜水果基地的負責人王明興告訴記者,蔬菜基地共有7個大棚,總投資逾10萬元。基地里各類蔬果品種豐富,包括黃瓜、西紅柿、西瓜等10余個品種。
據了解,劉家坪村海拔高、溫差大、土質好,種出來的水果甘甜,蔬菜產量高,在外面搞裝修的王明興思考再三,決定回到家鄉創業。“大棚蔬菜的地理優勢顯著。”王明興說,劉家坪的自然條件優越,很適合發展大棚蔬菜。
但在這過程中,王明興遇到了難題,如何實現大棚基地科學運作成為他創業亟待解決的難題。“那段時間,我專門在網上報了一個大棚管理課程班,定好鬧鐘準時學習,然后到有經驗的大棚規模戶基地去實地參觀學習,刻苦專研,*終學習了一些管理技術。”王明興說,學習那段時間,自己每天只休息4個小時,一直都在來回奔波和學習中。
如今,半年的時間,王明興的大棚蔬菜已經發展的很不錯了。“我們的大棚蔬菜水果不光可以應季生產,還可以反季節種植,增加收入,而且我打算在明年擴大產量高、銷量好的品種規模,采取市場化經營方式。”望著一排排青翠欲滴、長勢正茂的蔬菜,王明興信心滿滿地說道。
王明興介紹,他們下一步將根據蔬菜品種性能,推進反季節蔬果的種植,進一步提高盈利,明年基地年產值有望可達年均純收入18萬元以上。
村民不僅有土地流轉的費用,還有在大棚基地打工的工資,增加了村民增收渠道,劉家坪村貧困戶傳恩建就是受益者之一。
貧困戶傳恩建在大棚基地里打工,主要是負責施肥、澆水、采摘等工作,每月穩定收入有2000余元。“土地荒著沒有收益,流轉出去既可以有流轉的租金,還有了工作,這筆賬劃算得很。”傳恩建說,現在是掙錢與照顧家里都兼顧了,一舉兩得。
“大棚蔬菜從土地流轉、搭建到現在的初具規模都離開1212和村上的積極支持,作為扶貧示范產業既是榮耀,又是壓力,我一定踏踏實實干。”王明興說道。
“這是是村里人自己帶頭發展起來的示范產業,等時機成熟,要讓更多人參與進來,脫貧致富。”劉家坪村支書楊勝云由衷感嘆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