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區是廣西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區)。自2015年新一輪*識別后,該區“十三五”時期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村40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191戶26743人,貧困發生率11.97%。到2017年底,該區計劃脫貧的21個貧困村“十一有一低于”12項指標全部達標。經過“雙認定”,共有2054戶貧困戶8328人達到“八有一超”脫貧標準。
據了解,右江區先后投入7.3億元,重點實施交通、水利、危房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入4.25億元,重點提級改造20戶以上屯通屯硬化道路項目91條252公里,續建2016年度老齡油路改造和通屯道路硬化項目185條680.38公里;投入2186.61萬元實施貧困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7個、農村飲水安全提升工程54個;投資8000萬元建設“汪甸瑤族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投資7.58億元建設“老鄉家園-迎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鎮”項目。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任務172戶。
同時,實行“雙千”“三業一救助”“平臺助推”“*扶貧APP”等創新扶貧模式及貧困村脫貧獎勵機制,樹立典型示范持續發力,有效鞏固脫貧工作成果。
右江區從2016年開始實行“雙千”模式,即按貧困家庭戶均1000元的標準用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按貧困戶家庭人口人均1000元的標準給予貧困戶發展脫貧產業。在此基礎上,2017年又制定出臺“三業一救助”,對貧困戶進行“產業、就業、學業”扶持和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有效解決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短缺的問題。目前,該區產業扶持共投入2329.91萬元,受益貧困戶8936戶;就業扶持投入935.38萬元,5004戶受益;學業投入229萬元1180人受益;醫療救助投入351萬元,5663人得以及時救助。
除了在產業、就業、學業上投入大量資金,右江區還積極創新扶貧模式,推出了“平臺助推”模式,即為每個貧困村安排5萬元集體經濟發展資金動員、引導自我發展能力弱的貧困戶申請貸款并自愿將所獲得扶貧小額信貸資金入股到益眾公司,享受每年入股資金10%的固定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和貧困戶收入。除此之外,該區還率先在百色市研發使用*扶貧手機APP應用軟件,構建集信息查詢、決策指揮、痕跡記錄、過程監管、成效評估等功能于一體的扶貧APP創新管理模式,實現干部幫扶工作的實時動態管理,有效發揮脫貧攻堅指揮棒作用。
在產業扶貧上,右江區大力發展芒果、甘蔗、油茶、畜禽等特色產業。以示范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為依托,采取“飛地扶貧”、“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捆綁發展和“貸資入股”“平臺助推”“能人領航”等模式,積極探索優化產業扶貧新渠道。并推行“黨支部+產業鏈”和“產業鋪路+支部搭橋+企業護航”等黨建促產業發展模式。鼓勵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做群眾的創業致富帶頭人。組建由農村致富能手、鄉間“土專家”“田秀才”等組成的“農技服務隊”,實地開展培訓及講座,提升貧困戶生產技術。
截至目前,右江區脫貧成果卓著,特色產業芒果種植面積達37.35萬畝、甘蔗24萬畝、油茶22.5萬畝,養殖豬20.53萬頭、養殖雞736萬羽,五大特色優勢產業覆蓋貧困戶率達83.7%;全區農戶有穩固住房率為99.49%;新農合參合率為99.42%;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7.5%;通村道路硬化率為*;農村人口飲水解決率達99.45%;農村通電率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養老保險參保率為*;所有行政村均有辦公場所、衛生室、文化廣場和通網絡寬帶的目標值,99.79%的農戶有電視機或電腦或智能手機,并可正常使用;符合農村低保對象參保率為*;農村貧困發生率為1.94%。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