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象山以“葫蘆”文化作為村莊文化的肖胡村,打造農耕文化體驗園的后王村,以“愛情味稻”為特色主題的金家岙村……自去年啟動“泗洲鄉韻”文明示范線建設以來,這些線上的村落都成為了一個個招引游客的“旗幡”。
而到2020年,象山縣18個鎮鄉(街道)都將至少有一條串起6個村以上的鄉風文明線。這是*新出臺的《象山縣鄉風文明示范線建設工作意見》中明確的“硬指標”。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是重要內容。早在2016年9月,象山縣就在全市率先啟動黃避岙鄉“斑斕海岸”精神文明示范線項目,以高泥、骍角岙、白嶼、塔頭旺、鴨嶼、山夾岙6個沿海村莊為主線,高起點謀劃布局,通過建設美麗鄉村、發揚傳統文化、推動產業升級、培育旅游景區等方式,有機整合現有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目前“西滬三寶”“里海優果”“里海優米”等特色農副產品,以及將養殖塘管理用房和滸苔、海帶晾曬場等作業場地改造成的體驗游項目,不僅豐富了“斑斕海岸”精品線“游、購、娛”功能,還真正實現了產業富民。
同時,體現一線一景、一村一品的泗洲鄉韻、田園定塘、風情茅洋等鄉風文明示范線在各地展開創建,串起20多個美麗的村落,在希望的田野上奏響了一曲鄉風文明之歌。
如何實現這些已建鄉風文明示范線的提檔升級?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文明綜合體又如何得以串點成線、連線成片、以片覆面?新出臺的《意見》設置了“環境潔美、生活甜美、生態優美、鄉風和美”四大類共17個測評項目。這些測評項目與產業強村富民、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五水共治”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硬件”上要求各示范線至少培育一個多彩農業美麗田園示范基地、一個現代農業莊園、一個農業區域品牌;沿線30%的村莊建成A級景區村,60%的村莊達到市級文明村標準,20%的村莊達到省級文明村標準;建成1個以上具有較大知名度、影響力的特色鄉村民宿集聚區。“軟件”上則要求每戶有一條家訓,每村有一個好村風、一支以上志愿者隊伍、一批文藝團隊、一批好人(鄉賢)等。
此外,根據《意見》確定的時間表,縣文明辦將于2018年10月底前會同鄉風文明示范線建設指導小組成員單位,對已建成的文明示范線開展考核驗收,對驗收合格的文明示范線撥付相應的補助資金;于2019年10月底、2020年10月底,分兩次會同文明示范線建設指導小組成員單位組織考核驗收,力爭2020年12月底前18條文明示范線全部建成開線。同時各鎮鄉(街道)自主建設1至2條鎮鄉(街道)級鄉風文明示范線,實現文明示范線分級打造、連線成片、以片覆面、整體推進、全域覆蓋。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