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進口也會帶來進口國環境污染,這一結論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團隊與美國科學家聯合研究得出,并在《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當前,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加快,很多國家將大量農產品生產轉移到國外,然后從國外進口糧食成品。傳統研究觀點認為,糧食生產需要消耗土地資源、水資源,過量施用化肥和農藥會導致環境污染,因此普遍得出的結論是:“糧食進口國是環境受益者。”
然而,中美兩國科學家以全球大豆貿易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大量文獻數據和實地調查數據分析發現,糧食進口導致進口國作物種植結構、農業生態環境平衡等發生顯著變化,甚至形成環境污染,所以“糧食進口國并非都是環境受益者”。
研究人員基于公開發表的科學文獻,計算了全球五大洲(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主要作物(大豆、小麥、玉米、水稻、蔬菜)的平均氮營養平衡,實證分析了大豆進口導致的作物種植結構轉換過程中的氮污染問題。結果顯示,全球大豆貿易導致主要大豆進口國農業氮污染加重,不僅對區域地表、地下水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危害,同時還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進一步影響全球氣候變化。
據悉,該研究成果彌補了傳統科學認知的不足,深刻揭示了以往糧食貿易中被忽視的進口國環境污染問題,論證了系統評估國際糧食貿易對環境連帶影響的重要性。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