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香港曰本韩国三级网站,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十年碩果累累(圖)
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十年碩果累累(圖)
農業網   時間:2018/5/23 14:59:00  來源:浙江在線  閱讀數:446

瓜菜

  5月21日,第十屆浙江瓜菜種業博覽會在杭州召開。這*,數以千計的新品種在同一塊示范田里種著,讓品種的好與壞在田間就見了分曉。不單是劉慧芳,全省各地的種植大戶、甚至全國各地的采購商紛紛趕來,看種、選種、買種,好不熱鬧。

  走過10年的歷程,如今浙江的種博會在全國享有盛名。越來越多浙產好種子從這里走向全國,也是在這里,浙江農民邂逅了全國各地的新品種子,加快致富增收。去年,浙江瓜菜產值達到580億元。

  一粒浙江種

  實現大反轉

  21日一大早,種博會上,余姚小伙秦乾潮長舒一口氣:“終于不用擔心買不到種子了。”

  這個90后“農二代”和父親在泗門鎮經營著一個占地700多畝的家庭農場。在他家的農場里,西蘭花是種植*多的蔬菜之一。效益好的時候,一畝西蘭花的凈利潤超過3000元。于是,他們又發展育苗基地,帶動周邊四五十戶大戶一起種。

  然而,讓父子倆煩心的是:市場上的西蘭花種子供應一直緊巴巴。粗粗算了算,他們所服務的近3萬畝農田,一年就需要西蘭花種苗數千萬株。于是,到全國各地找種子,成了秦乾潮一年里的頭等大事。

  去年廣州種博會上,日本一款名叫“耐寒*”的西蘭花種子價格從每包7300元炒到了1.4萬元。“可即便是這樣的高價,日本種子還是搶手得很。”秦乾潮說,“過去,我們國家的西蘭花種子幾乎都是從日本進口的,價格高不說,還總是供不應求。”

  不單單是秦乾潮父子,全國各地的西蘭花種植大戶幾乎都面臨著同樣的困境。“前些年,曾有河南農民因買不到西蘭花種子,向有關部門寫信反映。”省種子管理總站有關負責人介紹,當時國家相關部門也曾出面協調,希望日本相關種業公司能增加種子供應,但效果并不理想。

  從廣州回來,秦乾潮逛省種博會時,意外地發現了浙產西蘭花種子的身影。

  這便是由臺州農科院和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培育出的優質西蘭花品種“臺綠”系列。“勿忘農種業”瓜菜種業部總經理沈立介紹,其實早在2012年,他們就已經育種成功。經過了幾年試種,“臺綠”系列西蘭花特性表現都很突出。

  有了好品種,更要叫全省的農民都知曉才行。于是,去年種博會上“臺綠”系列在地展中*亮相,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當時,“臺綠”系列的西蘭花就種在日本西蘭花邊上,孰優孰劣,前來觀展的農戶和采購商一目了然——無論是球莖大小還是菜的品相,浙產西蘭花品種都絲毫不遜于日本品種。

  也是在這次種博會上,秦乾潮批量采購了“臺綠3號”西蘭花種子。回去種植后,浙產西蘭花種子讓秦乾潮感到驚艷:去年冬季浙江的雨水特別多,日本的西蘭花品種許多出現了爛莖現象,而“臺綠3號”出現同類情況的比例遠遠小于前者。更讓他欣喜的是,“臺綠3號”的平均單球重量比日本的“耐寒*”要高10%。

  今年種博會上,秦乾潮和一大批菜農紛紛下單訂購“勿忘農”的西蘭花種子。得益于種博會,“臺綠”系列的西蘭花種子迅速推廣。短短兩年多,浙產西蘭花品種已占到了浙江西蘭花年用種量的約17%,打破了此前日本種子的壟斷。

  沈立說,過去一個品種從推出到被農戶廣泛接受,少說也要四五年光景;現在有了種博會,農民和采購商在田間展示現場,就能對品種有直觀了解,大大縮短了品種的推廣周期。

  種瓜先見瓜

  種豆先見豆

  在衢江區,慎愛珍的家庭農場占地不算大,可畝產效益卻出奇地好。區區290多畝的農場,單單去年就產出了近800萬元的瓜果蔬菜。算一算,畝均產值超過2.5萬元。

  慎愛珍的訣竅就是逛種博會。“別人喜歡上網淘貨,我就喜歡上種博會上去淘種子。”她說,自己農場里的特色品種幾乎都是從種博會上一樣樣精選回來的。

  “這幾年鄉村旅游火了,衢江大大小小的農場都搞起了采摘游、體驗農業,想方設法吸引游客。” 慎愛珍說,可衢江的農場實在不少,要是沒有自己的特色產品,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于是,她就想到,種些誰都沒見過的新品種。

  自打省里開辦種博會以來,慎愛珍就成了常客。每次參加種博會,她都格外留意那些外形奇特、顏色不同尋常的品種。如今,慎愛珍的農場里品種千奇百怪,有粉色、黃色的小番茄,有白色、紫色的辣椒,還有形狀各異的南瓜……

  這些少見的品種成了慎愛珍農場的金字招牌,每逢周末總有游客慕名趕來,參觀品嘗。見游客們對新品種蔬菜愛不釋手,慎愛珍又靈機一動,把它們種成盆栽來賣。一株辣椒盆栽就能賣50元,效益比單賣秧苗給其他農戶好十幾倍。

  游客到了家門口,蔬菜自然不愁銷路。因皮薄、個大、汁水多,慎愛珍的新品種小番茄格外暢銷,在地里就能賣到一斤15元的高價,遠高于采購商的批發價。慎愛珍算了算,一畝小番茄產約6000斤,即便按平均每斤10元來算,畝產效益也高達6萬元。她說:“若種的是普通蔬菜,這樣的效益是想都不敢想的。”

  嘗到了甜頭,慎愛珍更把種博會看作“富礦”。她說,浙江的新品種推陳出新很快,自己得緊跟步伐。這幾年,她不斷地從種博會上挑選新品種回去試種,如今在她的農場里單單試種的小番茄品種就多達十幾種。

  種博會改變了一個個農場,更改變著一戶戶農戶的生活。“過去,咱們農民想要好的種子,大多靠鄉鎮里的種子供應商,他們推薦啥,我們就試著種啥。”劉慧芳感觸頗深地說,有時候,一些大戶有路子,托關系找到了育種單位的專家,要來了個別新種。可往往拿回來一試種,才知道并不適合自己農場種植。

  “自打有了種博會,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她說,在展會上農民可以先和參展的種業企業代表交流,對他們帶來的種子有個初步了解,接下來再到地展現場實地考察。上千個品種都種在地里,結出了瓜菜,品種特性一目了然。

  選種一下子成了件輕松的事。前幾年,劉慧芳逛展時,一眼就相中了一款名叫“青酥5號”的浙產毛豆品種。“那時候還只是5月中旬,地展現場的毛豆就已經生長成熟了,比普通毛豆足足早了十多天。”她說,買了種子回去一種,果不其然,因為上市時間早,她的毛豆能賣到4元一斤,比平常的品種貴了一倍還多。更讓她高興的是,“青酥5號”的每畝產量比普通品種還要高出兩成多,一畝地效益少說也有三四千元。

  5月21日這*,種博會現場吸引了四五百名種植大戶。不僅如此,這幾天,數以千計的種植大戶從全省各地陸續趕來觀展。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不容錯過的盛會,畢竟這關系著未來幾年自己的效益。

  看數據選種

  先品嘗再買

  白色辣椒是衢州的特色辣椒之一。而如今,在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地的農場里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她說:“多虧了種博會,衢州的白辣椒品種如今在全國已經有了八九千畝的種植面積。對于一個地方特色品種來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了。”今年種博會上,衢州市農科院蔬菜所副所長劉慧琴又*帶來了他們選育的白辣椒品種“衢椒1號”和“玉龍椒”。

  浙江的種質資源豐富,可過去由于傳播渠道有限,許多品種都是處在深閨人未知。負責種博會地展的浙江勿忘農種業科學研究院院長任永源表示,一方面浙江好的品種傳播不出去,另一方面省外的好品種也進不來。就以衢州白辣椒為例,它鮮味濃郁,其谷氨酸等鮮味氨基酸是常規品種的1.2倍,過去別說外省百姓沒嘗過,就是浙江許多地方的百姓也都沒聽說過。

  為了讓更多好品種充分展現,每年種博會都會舉辦新品種品鑒會。浙江的特色新品種被做成一道道可口的菜肴,供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和種植大戶品鑒。前兩年,衢州白辣椒也曾登上品鑒會的餐桌。自打那以后,越來越多的省外采購商開始購買衢州白辣椒的種苗,該品種漸漸地在全國多個省市生根發芽。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浙江要用好種博會這張金名片。通過田間示范展示和展館交流洽談相結合的模式,十屆種博會累計展示各類瓜菜新品種超13000個,發布推介新優品種近600個,吸引6萬余人次到會參觀。

  為方便參會者客觀選種,種博會更全國首創地對每個展示品種的生長情況、展示結果進行了過程跟蹤和數據化記錄,并匯編成冊在展會期間刊發,以精益化的服務打造品質化展會。任永源介紹,“看品種、選品種、引品種、推品種就到浙江種博會”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10年來,種博會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豐富,已經成為全國性瓜菜種業盛會,更被譽為“長三角瓜菜種業*會”“全國瓜菜種業特色會”。目前每屆展會參展企業已達350多家,地展面積已達1000畝,展示品種已達2000多個,專業觀眾已達5000多人次。據統計,浙江近年推介的瓜菜新品種80%左右在種博會展示基地里進行過試種。茄果類、瓜類、花椰菜類等一大批標記“浙江符號”的瓜菜*品種由種博會走出浙江、走向全國,同時一批國內外新優品種由種博會進入浙江,成為浙江菜農增收致富的源泉、浙江百姓餐桌上的美食。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w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