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記者來到高臺縣八壩灘,看到昔日飛沙走石的茫茫戈壁如今已被改造成為綠意盎然的戈壁農業先行區,一排排高標準日光溫室赫然矗立,蔚為壯觀。走進溫室,只見色香誘人的人參果和嬌艷欲滴的草莓掛滿枝頭,個頭飽滿的西瓜茁壯生長,工人們則忙著采摘、裝運各類成熟的蔬菜。
高臺縣新綠達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是八壩灘的拓荒者,據公司負責人嚴漢斌介紹,目前種植作物的溫室達60座,有葡萄、桃、杏、草莓、人參果、西瓜、水果柿、彩椒、圓茄等15種果蔬。早在種植之初,公司就和酒泉客商及本地超市簽訂購銷協議,所以果蔬的銷路不用犯愁。“溫室外面的貨車就是酒泉客商的,今天拉的是彩椒,有1噸左右!”嚴漢斌說。在發展訂單農業的基礎上,公司還積極發展觀光采摘,眼下草莓已經成熟,慕名而來的顧客絡繹不絕。“上周末,兩天時間一共來了80多名顧客觀光采摘,銷售額近3000元。”嚴漢斌喜出望外地說。經過近3年的發展,公司在這片戈壁灘上初步建成了集休閑觀光、瓜果蔬菜自選采摘、農耕體驗為一體的現代農林牧綜合示范基地,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在戈壁灘上搭建日光溫室,種植水果蔬菜,不僅需要足夠的資金,而且需要先進的技術。今年縣委出臺一號文件大力支持戈壁農業的發展。“對符合戈壁農業發展區域,當年連片新建日光溫室達到50座以上,并按綠色標準種植的,每座補助1萬元”,這一優惠政策的出臺,無疑為新綠達的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有效緩解了公司資金運營的壓力。同時,縣農技推廣部門還為公司提供了技術保障。“現有的60座溫室全部采用膜下滴管,既節約了水資源,也降低了成本!”嚴漢斌說。此外,黃藍板誘殺害蟲、熊蜂授粉、有機質栽培等先進農業技術在這里也得到有效地推廣應用,不僅提高了作物的成活率,而且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
近年來,高臺縣以發展“高端、綠色、有機”農產品為方向,按照“多采光、少用水、節耕地、高效益”的思路,堅持政府引導、企業建設、項目支撐、市場運作的運行機制,立足現有戈壁資源,科學規劃布局,強化項目支撐,積極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大力發展以設施農業、優勢林果為重點的戈壁農業,已建成四大區域產業帶,已發展戈壁農業面積約10萬畝,其中以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為主的設施農業達1932畝,以枸杞、釀酒葡萄、梨、杏等為主的優質林果12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