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綠樹成蔭。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滑集鎮通組公路工地上,壓路機轟鳴,工人忙碌,楊小村董老莊600米的巷道路基正在施工,路基修建已將接近尾聲。
臨泉縣滑集鎮楊小村通組公路建設項目負責人董井衛邊指揮工人壓路邊說:“這條生產路是我村的巷道工程,全長600米,寬3米,如果天氣好的話,到5月底就可全部完工,老百姓就可走上好路了。”
看著即將修通的通組路,開著灰色面包車的楊世生喜上眉梢。“路修通了,明年大家的蔬菜就能賣到好價錢了。蔬菜上市后,自己拉出去賣不怕抖爛,人家進來收,也不怕路窄。”將車停穩后,楊世生望著身后的大棚蔬菜笑著說。
楊世生是楊小村村民。幾年前他就種植大棚蔬菜,但由于村里路不好,在運輸的過程中,蔬菜品質下降,價格也隨之下跌。
“當時我們組的路不僅窄,坑洼還很大,面包車都進不來。蔬菜可以上市了,只能用三輪車或摩托車拉出去賣,拉到銷售點時,多數蔬菜都被抖壞了,不得不低價銷售,直接影響了大棚蔬菜的效益。”楊世生心痛地回憶道。
路通了,高興的不止楊世生,其他村民也不例外。“以前都是泥巴路,上街趕集都困難,現在車子直接接到大門口,方便多了。國家政策好,老百姓就享福。”緊緊相連通組路的大楊莊村民楊世武感慨地說。
作為安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臨泉縣滑集鎮通過兩年的“大作戰”,危房改造、產業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等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組組通”項目也在穩步推進,暢通了農村路網“毛細血管”,保障產業項目能進到村組,產業增收能到戶到人。
據了解,2018年臨泉縣滑集鎮啟動通組公路建設73條共67.215公里,總投資4368.975萬元。截至目前大部分公路已開始動工,預計11月底,可全部竣工。每個項目均按照“1+7”項目管理辦法,從項目的選址、資金的籌措,到建設的方式和施工隊伍的確定均由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并組織施工,同時落實義務監督員和公示制度,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
“‘1+7’農村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是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突出問題的重大民生工程,關乎黨的政策的落實,關乎百姓的福祉,關乎黨委政府的形象,關乎民意調查滿意度的提升。”滑集鎮鎮黨委書記周剛說,涉及的每個項目建設村和項目建設現場各村負責人都要親自過問,進行調研督查,確保各環節監督到位,管理到位。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